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1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105篇
教育与普及   1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54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2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四川石棉大水沟碲矿床的同位素地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石棉大水沟相矿是世界首例独立的破多金属矿床。矿体严格产于变质岩中,成矿作用在时间上与赋矿围岩经受的区域动热变质作用相一致。成矿输液的6D值为一68.7%-一41.6%,8'勺值为2·61‰~11.93‰,它最可能来源于变质水,是赋矿围岩在区域动热变质过程中发生的脱挥发反应形成的。Ph,Sr,S,C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物质具多来源特点,成矿组分是在区域动热变质的有利条件下,通过变质热液对围岩的浸取而它集成矿。  相似文献   
92.
对福建平和大望山等铅、锌、银(金)矿床的氧、氢、硫、铅稳定同位素分析测定结果,脉石矿物氧同位素δ~(18)O(‰)=+2.54~+10.05,其中包裹体氢同位素δD_(H_2O)(‰)=-46.6~-111.8矿石硫同位素δ~(34)Si(‰)=-3.60~+4.90,铅同位素~(206)Pb/~(204)Pb=18.3817~18.8747,~(207)Pb/~(204)Pb=15.5932~15.8328,~(206)Pb/~(204)Pb=38.5152~39.9802.据硫、铅同位素研究认为,矿质来自花岗闪长岩浆:氢、氧同位素研究认为,成矿溶液主要为演化的混合型初始岩浆水(MCIMW),局部有大气降水或演化的大气降水的混入,并讨论了水/岩作用以及矿床所在地区地质地球化学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93.
完整系统地收集,管理科研档案,有助于促进和加强科研管理工作,有助于加强课题管理,也可为考评科研人员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对科研档案的来源做一些分析和研究是必要的,这完全符合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共同愿望,这也是提高一个部门整体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4.
稳定同位素在陆地生态系统动-植物相互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王建柱  林光辉  黄建辉  韩兴国 《科学通报》2004,49(21):2141-2149
稳定同位素(stable isotope)作为一种天然的示踪物,已广泛应用于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中。近年来,动物生态学家也开始将稳定同位素技术应用于动-植物相互关系研究中。动物同位素组成总是与其生活环境中植物同位素组成相一致,而且还反映了一段时间内(几小时到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动物所采食的所有食物同位素组成的综合特征;当动物栖息环境发生变化或动物迁移到一个新的生境中,动物组织同位素组成又会向新环境的同位素特征转变。这样,动物组织同位素组成能真实地反映一段时期内动物的食物来源、栖息环境、分布格局及其迁移活动等信息,是动物生存状况理想的指示者。而且,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上动物组织同位素组成还可以深入了解动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等过程。此外,动物吸收利用营养过程中存在的同位素分馏效应,为研究动物食物网和群落结构提供了理想工具。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连续地测出食物网和群落中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位置,从本质上揭示动物间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及其在整个生态系统物质平衡和能量流动中的作用,从而使其成为动-植物相互关系研究中十分重要的、有效的研究工具。本文主要综述稳定同位素在动-植物相互关系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评价其应用上的优缺点,并进一步提出未来研究方  相似文献   
95.
对CSSCI引文数据和中国期刊网引文数据进行比较,探讨经过来源期刊选择的CSSCI引文和未经过选择因而范围更广的中国期刊网引文评价的排序耦合性并作出相关分析。对CSSCI用于引文评价需完善之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6.
"意境"与"心境"是当今中国画创作孜孜追求的至高境界,这充分反映出文人画在我国绘画中渐占主流的发展地位,更反映了画家审美观念的变化.我们研究工笔画在当代的发展就必然要面对文人画这一传统风格,立意为象,因心造境是工笔画现代风格追求的主流.  相似文献   
97.
The technique of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NAA) has been employed to measure the content of 29 kinds of elements in the sample of Yaozhou porcelain bodies,Then a fuzzy cluster analsis has been conducted to the NAA data and a diagram of the dynamic fuzzy cluster analysis has been achiv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batch of ancient Yaozhou porcelain bodies,which were of different overglaze color and were produced by different kilns during a period of over 800 years from the Tang Dynasty (618-907 A.D.) to the Yuan Dyansty(1271-1368 A.D.) ,has shared a stable and concentrated raw material source,Provenances of porcelain bodies from different times ,though having their specific independence ,enjoy a close relationship and are not far from one another,Provenances of porcelain bodies made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Five Dynasties (907-960 A.D.)are found to be closer to one another,while those of the Song (960-1279A.D.) and the Jin Dynasty (1115-1234 A.D.)are comparatively concentrated in certain areas and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Tang Dynasty .Both the tri-colored glazed pottery made in Yaozhou kilns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Yaozhou porcelain bodies of the Tang period are from the same provenance.  相似文献   
98.
杲罡 《科学之友》2007,(8A):52-52
江苏的马明亮同学来信称: 天气预报中经常会有“来自××的寒潮侵入我国,受其影响……”的话,这是什么意思呢?寒潮是怎样形成的呢? 为此我们特请《科学之友》老作者杲罡来回答这个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99.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以其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广泛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壳运动、工程变形监测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0.
采集并分析了南普陀寺庙寺内外大气颗粒物中16种优控PAHs,寺内浓度(19.16~55.76 ng/m3)与车站浓度(33.32~123.28 ng/m3)相当,但都大于厦大校园站点的浓度(8.06~34.37 ng/m3).南普陀寺内和车站样品中苯并[ghi]苝的贡献最大,且寺内样品中能检出较高含量的惹烯.典型特征化合物比值分析表明,大气颗粒物中PAHs主要来自交通源(汽车尾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