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18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7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为了明确黄骅坳陷北大港油田古近系碎屑岩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综合分析大量岩石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X衍射及物理性质等分析化验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古近系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成岩演化阶段及成岩作用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成岩相类型,探讨了成岩作用对储层质量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东营组砂岩主要处于早成岩B期,部分达到中成岩A1期;沙河街组砂岩主要处于中成岩A期,部分达到中成岩B期.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储层原生孔隙迅速减少,渗透率降低,大大降低了砂岩的储集物性;后期的溶解作用促使砂岩次生孔隙发育,改善了砂岩的储集性能.研究区砂岩可划分为压实固结成岩相、碳酸盐胶结成岩相、弱胶结成岩相和不稳定组分溶蚀成岩相4种成岩相类型,其中不稳定组分溶蚀成岩相控制的储层物性最好,弱胶结成岩相控制的储层物性次之,碳酸盐胶结成岩相和压实固结成岩相控制的储层物性较差.明确研究区成岩作用特征及成岩相分布特点,对寻找该区有利储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22.
《大自然探索》2009,(6):8-8
科学家最近发现,火山尘埃云竟然能造成闪电和龙卷风一般的沙尘暴以及强水柱。人们早就知道.龙卷风是风暴云内部旋转的巨大气柱——中气旋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23.
《大自然探索》2009,(11):7-7
新几内亚的巴布亚岛因生活着众多的啮齿目动物而闻名于世,光是岛上的鼠科动物就超过57种。最近,科学家又在岛上的一个千米深的大坑里发现了一个“失落世界”,那里竟然栖息着许多以前只在科幻电影中才出现的动物:长着毒牙的蛙类、打呼噜的鱼类和体形看起来同猫一样大的老鼠。  相似文献   
224.
Cratonic destruction or lithospheric thinning beneath North China makes it as one of the most ideal areas for the studying o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continent. However, the mechanism, time, range and dynamic setting of the destruction, even the lithospheric status before the destruction, are contentious. The comparison among mantle xenoliths in the volcanic rocks from different captured times (e.g. Paleozoic, Mesozoic and Cenozoic) and locations (e.g. intra-plate or its rim, the translithospheric Tanlu fault or the North-South Gravity Line), and peridotitic massifs within the Sulu-Dabie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sm belt along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ndicates that (1) the cratonic lithosphere is heterogeneous in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and contains mantle weak zones; and (2) the Mesozoic-Cenozoic lithospheric thinning process is complex, including lateral spreading of lithosphere, interaction between melt and peridotite, non-even asthenospheric erosion (huge lithospheric thinning), and the limited lithospheric accretion and thus thickening, which resulted in the final replacement of the refractory cratonic lithosphere by juvenile fertile mantle. In early Mesozoic, the integrity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was interrupted, even destroyed by subduction and collision of the Yangtze block. The mantle wedge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was also metasomatized and modified by melt/fluids revealed from the subducted Yangtze continent. Lithospheric mantle extension and tectonic intrusio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also occurred, accompanied by the asthenospheric upwelling that due to the detachement of the subducted Yangtze continent (orogenic root). During early Cretaceous-early Tertiary, the huge thinning of lithosphere was triggered by the upwelling asthenosphere due to the subduction of the Pacific plate. Since late Tertiary, the cooling of the upwelling asthenosphere resulted in the replacement of the mantle in existence by the newly accreted lithosphere, accompanied with a little thickness in lithosphere and thus finally achieved the lithospheric thinning as a whole. The translithospheric faults, such as the Tanlu fault, play excellent channels for asthenospheric upwelling. Meanwhile, the channels in lithosphere are usually irregular, which resulted in different eruption times of magma. Peridotite xenolith in the basalts erupted at 100 Ma is mainly fertile, indicating such a fact, that is, the mantle replacement occurred before the eruption (e.g. 125--100 Ma) beneath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相似文献   
225.
李伟  杨成斌 《工程与建设》2009,23(4):524-526
随着皖南山区公路和城市的迅速发展,地质灾害愈来愈频繁.文章选择黄山地区中生代碎屑岩分布区地质灾害作为研究对象,从区域地层岩性的研究人手以及对其他地质灾害控制因素的分析,得出了人类的工程活动是黄山地区中生代碎屑岩区域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26.
油藏研究的核心是储层研究,储层的分类和评价则是储层研究的重点所在,碎屑岩储层分类是进行储层评价的前提,结合当前的生产技术手段,做出对碎屑岩储层正确分类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系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研究经验、认识,从生产及科研需要的实际出发,分别以形成碎屑岩储层的营力介质条件、沉积环境、岩性特征、储层物性特征等为依据对储层分类进行了论述,特别是在当前各种开发工艺技术手段急速发展的时期,使得煤岩、泥岩都具有成为储层的可能,笔者特别指出对储层的认识及分类一定要结合当前的工艺水平,把分类方案落实到成因分类上来。  相似文献   
227.
在这张由美国宇航局于2010年2月19日发布的卫星照片上,两座相邻的俄罗斯火山正在同时喷发。地质学家说,虽然这张照片看上去让人吃惊,但这两座火山——堪察  相似文献   
228.
科学家推测木卫二的水体可能是一个浩瀚的海洋.这个海洋在木星系统巨大潮汐力的作用下保持着液态.它的深处还可能隐藏着温暖的热喷口.就像地球的海底火山热喷口一样……  相似文献   
229.
进入2010年,地震的消息仿佛一下多了起来。1月3日,所罗门群岛(7.1级);1月12日,海地(7.0级);2月27日,智利(8.8级);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除了地震,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附近的一座火山在3月20日和4月5日两度爆发,其中,4月20日的爆发对欧洲的空中交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种背景下,很多人想起了玛雅传说中那个关于2012的末日预言——地震、火山……然后,就该世界末日了吧? 且慢,要得出"世界末日"的结论,首先需要问一句:地震真的多了吗?  相似文献   
230.
 渤中凹陷中深层储层具有埋藏深、储集性能差以及预测难度大等特点,储集层质量是制约中深层油气勘探成效的关键。在QHD36-3油田沙二段中发现的生屑云岩和含陆源碎屑云岩等白云岩储层,其储集性能明显优于相同深度的碎屑岩储层,将成为中深层高产油气层勘探的新领域之一。研究表明,生屑云岩等白云岩储层的形成主要受古地貌、古水深等因素控制,同时距离物源区的远近影响其发育程度。建立相应的沉积模式,对以生屑云岩和含陆源碎屑云岩等白云岩为目的储层的油气勘探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