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向海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调查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向海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进行了调查,共采集被子植物59科152属208种.该保护区植被分四种类型:干旱草甸、低湿草甸、水生植被、沙丘坨甸蔬林灌丛.  相似文献   
72.
依据植物群落的结构,主要层的优势种差异和生境的一致性,对昆明地区常绿栎类萌生灌丛划分群落类型,即滇石栎萌生灌木群落、滇青冈萌生灌木群落、光叶石栎萌生灌木群落、元江栲萌生灌木群落和窄叶青冈萌生灌木群落等五个主要群落类型.分析了群落特征,地上部分生物量与生境条件之间的关系,群落的资源与生态价值等,以提供时常绿栎类萌生灌丛的开发利用,经营保护和植被恢复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3.
在用样地法广泛取样的基础上,对北京怀柔山区灌丛植被的群落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对它所具有的独特外貌,明显的层次结构以及较为复杂的区系地理成分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4.
运用多元分析方法中的等级聚合组平均法对怀柔山区的灌丛群落进行了群系和群丛两个等级上的划分。结果将所取的83个样方划为6个群系、16个群丛。研究表明:数量分类方法能排除过多的主观干扰,在暖温带灌丛群落分类研究中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5.
本文应用模糊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山海关林场的灌丛进行分类。经过分析和比较,划分出11个群系,17个群丛组。  相似文献   
76.
人工柠条灌丛建群种地上部的生物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人工柠条灌丛建群种地上部生物量进行测定时,我们采用了随机样方法取样,并用W=Σ((?)_d·n)公式进行了计算。由此得出的柠条灌丛建群种地上部的总生物量为3.834吨·公顷~(-1),其中枝干的生物量为3.331吨·公顷~(-1),占86.9%;枝叶的生物量为0.503吨·公顷~(-1),占13.1%。  相似文献   
77.
为了解干旱半干旱地区生境中现有灌木植物群丛形成的微气候,有效利用荆条灌丛对冠下栓皮栎幼苗的荫庇作用,选择晴朗无风或微风试验条件,用红外热成像仪测定荆条灌丛下和无荆条荫庇对照下的栓皮栎幼苗叶温,并与栓皮栎幼苗叶片高温胁迫指标对比,分析遮阴减少高温胁迫的程度和时间.结果表明:荆条灌丛下与对照下栓皮栎幼苗叶温有明显差异,特别是荆条北1/2栓皮栎幼苗叶温明显低于对照下叶温,且叶温在观测期内变化幅度小;荆条南北栓皮栎叶温也有明显差值,荆条南部12:00时因阳光与枝倾角相近,光线透射,叶温差值最大,夏至日附近表现最明显,超过高温胁迫指标较多,但持续时间短;在荆条庇荫下,或在自然状态下,栓皮栎幼苗叶温与气温的变化趋势相同,但气温整体位于荆条灌丛南北侧叶温之间;自然条件下,栓皮栎叶温超过高温胁迫指标的程度逐渐增加,从春季的1℃左右,增加至夏季的2~3℃,时间从1 h变化到4 h.荆条灌丛下南1/2栓皮栎幼苗叶片中午前后有明显的光斑而出现高于高温胁迫指标的情况,平均高出4.6℃,持续时间1~2 h;荆条荫庇的区域栓皮栎幼苗叶温均低于高温胁迫指标.  相似文献   
78.
在野外线路踏查的基础上,综合选择具有代表性和人畜干扰少的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灌丛,采用直接收获法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灌丛生物量及其随海拔梯度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阴、阳坡灌丛的平均总生物量分别为30 151.72 kg.hm-21、4 865.07 kg.hm-2.②阴、阳坡相对应的三个海拔梯度上,阴坡灌丛生物量、各层生物量及各器官生物量均大于阳坡.③阴坡和阳坡灌丛生物量、各层生物量及各器官生物量均表现为随海拔梯度升高而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79.
贵州喀斯特灌丛区系与生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在贵州广泛分布的喀斯特灌丛植被的区系成分、生活型和生态类型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灌丛的区系成分以北 带分布式为主;生活型的构成则较为复杂;生态类型则以专性钙土植物与喜钙植物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80.
为了解内蒙古高原荒漠区垫状锦鸡儿灌丛对自身及灌丛周围微气候的影响,进而分析其在维持荒漠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中的作用,采用手持微气候仪测定灌丛内部、背风面、裸地(对照)的风速、温度和湿度等微气候指标.结果发现:垫状锦鸡儿灌丛降低了灌丛内部和背风面的风速,灌丛背风面的风速降低幅度大于灌丛中心;垫状锦鸡儿灌丛降低了灌丛内部和背风面的夏季午间温度,灌丛中心温度降幅大于灌丛背风面;垫状锦鸡儿灌丛提高了灌丛内部和背风面的湿度,灌丛中心湿度增幅大于灌丛背风面.垫状锦鸡儿灌丛改变微气候的效应随着灌丛体积的增大而增强,3个指标的变化与灌丛体积均呈线性正相关.由此可见,垫状锦鸡儿灌丛能够显著改善灌丛内部和背风面的微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