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154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给出了As和P注入硅的电激活能与退火温度的关系.用这些结果和表示晶格去除率与退火温度的关系式,研究了损伤的晶格恢复和杂质电激活动力学,发现低剂量As注入硅,在退火过程中仅出现1~2个低的激活能.当注入剂量大于5×10~(15)cm~(-2)时,硅注入区转变成了无序层,退火过程中则出现无序层外延生长区、过渡区和电激活能区3个特征温区,并在激活能区可观察到2~3个激活能.当硅在300℃温度下注入As,注入剂量为1×10~(16)cm~(-2)时,注入层中未出现无序层,退火过程中仅有激活能区,在此区能测到3个激活能.  相似文献   
72.
利用MMS-200热模拟实验机,对S32750超级双相不锈钢在温度为1 000~1 150℃,应变速率为0.01~10 s-1的条件下进行了单道次压缩实验,测定了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对热变形组织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变形温度一定时,峰值应力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提高热变形温度,降低应变速率,可以促进奥氏体动态再结晶的发生.根据热变形方程计算得到压缩变形时的热变形激活能Q=460 kJ/mol.在相应的变形条件下,获得了S32750超级双相不锈钢热变形过程中峰值应力与Z参数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73.
用甩带快冷技术制备Mg70(Ni3La)30和Mg70(Ni3.5La)30的非晶合金薄带(宽5mm,厚0.2 mam),采用X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对非晶合金的结构和非晶形成能力进行研究;以2种合金的DSC曲线为基础,利用Kissinger方法、Lasocka关系以及原子团族模型等对合金的非晶形成动力学性质进行分析、探讨.研究结果表明:La含量直接影响合金负混合热,对合金的动力学具有重要影响;晶化起始温度Tx的表观激活能和频率因子越小,玻璃转变处Lasocka关系的斜率B越大,则对应Mg-Ni-La体系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越强,原子结构参数λ对Mg-Ni-La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成分点设计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4.
Al掺杂对氧离子导体La2Mo2O9的氧离子扩散和导电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Al掺杂效应对氧离子导体La2Mo2–yAlyO9-δ(y = 0.1, 0.2, 0.3)的影响,从XRD、DSC和介电测量中发现,Al3+在La2Mo2O9中的固溶度只有10mol%, 且不能抑制纯 La2Mo2O9的α/β相转变;在La2Mo2–yAlyO9-δ(y = 0, 0.1, 0.2)的介电损耗-频率谱中发现一Pd峰,其机制对应着氧离子的短程扩散,Al掺杂后La2Mo2O9样品的激活能比纯La2Mo2O9的要低,同时对应的电导率比纯La2Mo2O9高。  相似文献   
75.
新型钙钛矿结构复合氧化物材料的电导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几种钙钛矿结构以及类钙钛矿结构材料的电导性能.实验表明,La0.8Sr0.2MnO3,La0.8Sr0.2Ni0.1Mn0.9O3,La0.8Sr0.2Ce0.1Mn0.9O3和SrFe0.5Co0.5O3电导率相差不大,均为10-1S·cm-1数量级;高温熔盐中耐侵蚀性能优良的LaLiMnOy和LaLi0.5MnOy电导率差别很大,前者电导率大于1 S·cm-1,达到了MCFC阴极对材料电导性能要求,而后者仅为10-2S·cm-1数量级.高达0.191eV的电导激活能可能是LaLi0.5MnOy电导率过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76.
极性介质热刺激电流与偶极子分立激活能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单一激活能电偶极子去极化对热刺激电流贡献的物理过程出发,用数值计算方法计算了多激活能级电偶极子去极化对电流的贡献。结果表明当电偶极子间激活能之差小于2kT时,电偶极子可以看作以能级连续分布的形式存在;如果大于2kT,则可按分立存在形式处理。对热刺激电流方程中的超越函数进行分析后,导出了直接从电偶极子热刺激电流上获得其激活能的方法,其与数值计算结果符合得相当好。  相似文献   
77.
在LDF理论基础上,按Slater过渡态理论,利用Kohn-Sham-Dirac方程对原子系统的芯态和价态离化能进行第一性原理计算.以Ca和S原子为例,根据LDF本征值ξi、基态和激发态的LDF自洽收敛总能差△SCF、Slater过渡态理论三种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对比表明,△SCF和Slater过渡态理论可以明显改善原子系统激活能的计算结果,而后者更具有实用且简单的优点,可推广到更复杂的系统.  相似文献   
78.
1.25C-3.OSi超高碳钢的变形与组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喷射态超高碳钢UHCS-3.0Si进行了等温压缩物理模拟试验,测定了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试验表明,较低温度区(850~950°C)的变形激活能为395kJ/mol,变形主要受位错脱钉机制控制,较高温度区(1000~1100°C)的变形激活能为258kJ/mol,变形受位错攀移机制控制.对组织的观察表明,UHCS-3.0Si等温压缩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应变速率对组织影响不大,变形温度是决定组织的首要热力学条件.  相似文献   
79.
李工  孙力玲  王文魁 《科学通报》2002,47(18):1381-1384
利用落管技术,在高纯He和Ar的混合气氛中获得了直径为80-1000μm的非晶合金小球,采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方法,研究了在落管无容器状态凝固的Zr41Ti14Cu12.5Ni10Be22.5非晶小球的玻璃转变及晶化动力学。结果表明:与水淬得到的Zr41Ti14Cu12.5Ni10Be22.5大块非晶相比,利用落管获得的非晶小球,具有较小的玻璃转变激活能和较大的晶化激活能,从液态结构及形核机理角度讨论了这一差异,将有助于认识非晶合金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80.
建立了原子表面自扩散的物理模型,应用准内聚近似计算了过渡金属原子沿fcc和hcp结构(111)面、(100)面和沿bcc结构(110)面的表面自扩散激活能。并对它随基底结构、扩散原子的原子量等的变化规律作了分析,计算结果比其它文献的计算更与现有实验资料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