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154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采用硬度法、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了HSLA100钢的时效动力学,结果表明,ε-Cu的析出动力学可用Avrami方程来描述,时效过程表征激活能为140kJ/mol,ε-Cu的粗化长大符合Ostwald机制。  相似文献   
162.
二元牛顿液体的粘度系数与一元牛顿液体粘度系数相似.与激活能和温度的关系可用指数形式表示。对二元牛顿液体而言.激活能与其中一种液体浓度有关.本文导出了这一函数关系.对含水甘油进行了讨论。计算了0℃到40℃各种浓度甘油溶液的粘度系数.并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区内.理论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3.
观察了两相钛合金(Ti-4.5Al-5Mo-1.5Cr)在810~940C温度和10~0s~(-1)~l0~(-3)s~(-1)应变速率范围内的高温形变行为。分析了磨擦力和形变热对此合金高温形变的影响,并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特定条件下的塑性变形激活能。最后,利用流变区域化参数α对合金高温不稳定流变行为进行了详细分析,表明此参数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4.
近年来,Fe–Mn–Al–C轻质钢以其优异力学性能和较低密度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然而,对于热轧态Fe–Mn–Al–C轻质钢的热变形行为特征还缺乏深入研究,特别是该钢种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对其热变形过程中的流动稳定性影响尚不明确。本文探究了Fe–27.34Mn–8.63Al–1.03C轻质钢的热变形行为,运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在900–1150°C温度范围及0.01–5 s?1应变速率范围内进行了热压缩测试。结果表明,热变形过程中试验钢的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本研究构建了试验钢本构方程,得出其热变形激活能为422.88 kJ·mol?1;阐明了临界应力σc与峰值应力σp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根据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理清了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对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的影响,并结合微观组织分析了试验钢不同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动态再结晶行为;绘制了各变形量下的热加工图,明确了试验钢热变形时失稳区域;基于微观组织和热加工图结果,论述了热变形过程中试验钢发生流动失稳与动态再结晶程度相关性,最终总结出试验钢优化热加工工艺为0.01 s?1低应变速率下于1010–1100°C温度范围内加工。  相似文献   
165.
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Cu60Zr33Ti7大块非晶合金(BMGs),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确定其非晶态结构,并利用同步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对其晶化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BMGs第一晶化峰晶化产物为Cu10Zr7,其晶化过程有显著的动力学效应.由Kissinger法和Ozawa法得到的全局晶化激活能分别为116.27、122.9kJ·mol-1,该大块非晶合金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6.
对制备的Zr_(57.5)Cu_(27.3)Al_(8.5)Ni_(6.7)非晶合金的等温与非等温晶化动力学通过差式扫描量热法(DSC)进行了研究,根据Kisinger方程计算出Zr_(57.5)Cu_(27.3)Al_(8.5)Ni_(6.7)非晶合金在非等温条件下的激活能Eg,Ex,Ep1和Ep2,分别为409.70kJ/mol(±60.07kJ/mol),335.53kJ/mol(±39.94kJ/mol),323.95kJ/mol(±15.21kJ/mol)和187.75kJ/mol(±13.27kJ/mol).在718K,723K,728K和733K等温条件下得到的晶化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呈"S"型,表明晶化过程为典型的形核长大型转变.Avrami指数n的范围为3≤n≤4,表明晶化过程由界面控制的二维长大转变为界面控制的三维长大,形核率随时间逐渐降低至稳定,等温晶化过程得到的激活能平均值434.81kJ/mol,高于非等温晶化过程的有效激活能.  相似文献   
167.
抗冻糖蛋白是一种具有抗冻作用的特殊生物功能蛋白质分子,可以防止低温环境中生物细胞被冻伤。通过与冰晶的某些晶面相结合,抗冻糖蛋白分子能降低冰晶的生长点温度,而对冰晶的熔点温度无明显影响。冰晶在抗冻蛋白溶液中的生长行为与冰晶在纯水中生长有明显区别。根据晶体生长理论,分析了抗冻糖蛋白溶液中冰晶基面上水分子发生固-液相转变概率与纯水中冰晶棱面上水分子发生固-液相转变概率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Jackson理论并将其推广应用于抗冻糖蛋白溶液中冰晶的生长,提出了在低过冷度下抗冻糖蛋白溶液中冰晶沿c轴生长速率的理论模型,应用该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更加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