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154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介绍了一种测量非晶晶化激活能的新方法-MTGA法。分别用DSC和MTGA研究了Fe73.5Cu1Nb3Si13.5B9非晶合金的昌化动力学。结果表明。MTGA法不但比DSC法能更加详细反映出晶化动力学和相变的过程,而且用DSC和MTGA测量的a-Fe(si)相的晶化激活能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2.
Q420钢热变形行为及流变应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Gleeble-2000热模拟实验装置对Nb,V微合金化Q420高强度低合金钢(HSLA)进行了高温单道次压缩实验.研究了变形条件对该钢的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并建立了一系列完整的描述高温变形的流变应力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动态再结晶只在较高变形温度和低应变速率下发生,且峰值应力、稳态应力、峰值应变和临界应变与lnZ呈线性关系;流变应力预测模型和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23.
TC4钛合金固体渗硼及渗硼过程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体粉末渗硼法对TC4钛合金基体表面在1000,1050和1100℃分别保温5,10,15,20h进行了渗硼层厚度的测试,做出了硼钛化合物层生长动力学曲线,并用SigmaPlot10.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拟合,得出了渗硼层等厚度图.通过SEM与XRD研究TC4钛合金渗硼后的组织形貌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渗层由TiB2和伸向基体的须状的TiB组成,渗层厚度范围为0.8~15μm.经回归分析得到硼在钛合金中的平均扩散激活能为65.23kJ/mol.  相似文献   
124.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CaCu3Ti4O12和La2/3Cu3Ti4O12陶瓷材料并研究了其电导特性.结果表明,CaCu3Ti4O12和La2/3Cu3Ti4O12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相似.在低温(<150 K ) 区域,CaCu3Ti4O12的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即呈负阻温特性;在150~170 K温度区域,电导率出现极大值,且其电导率极大值为La2/3Cu3Ti4O12的近4倍;在较高的温度(170~250 K )区域,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由于Ca2+被La3+替代后在该位置留下1/3空位而使La2/3Cu3Ti4O12激活能高达1.01 eV 的缘故.  相似文献   
125.
采用单辊熔体快淬法在大气环境中制备Fe73.5Si13.5B9Cu1Nb3-xMox(x=1,2,3)非晶合金薄带,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进行非晶合金的晶化动力学研究,计算出Fe73.5Si13.5B9Cu1Nb3-xMox(x=1,2,3)非晶薄带的晶化激活能分别为349、262、332 kJ/mol,其Avrami指数分别为1.95、2.14和2.00.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Fe73.5Si13.5B9Cu1Nb3-xMox(x=1,2,3)非晶薄带的起始晶化温度和晶化峰值温度相应升高;以Mo部分替代Nb降低了非晶合金的晶化激活能;α-Fe(Si)软磁相具有扩散控制的低维形核和生长的晶化机制,且形核率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26.
热轧AZ31镁合金板材高温塑性变形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Gleeble-1500热/力模拟系统,研究热轧的AZ31镁合金板材在应变速率0.01,0.1,1,5和10 s-1,变形温度473~723 K,预设最大变形量80%条件下的高温塑性变形行为。采用实验得到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分析合金流变应力与应变速率、变形温度之间的关系,计算合金高温变形的材料参数和激活能;用Zener-Hollomon参数法建立合金高温变形的本构关系,并比较实测应力与计算得到的应力。研究结果表明:AZ31镁合金高温变形时受应变速率的影响较大,应变速率小于1 s-1时(573~723 K),合金的真应变接近100%,但当应变速率大于5 s-1时,实验温度范围内合金的真应变都小于60%。AZ31镁合金高温变形的流变应力-应变速率-变形温度的关系可用双曲正弦函数描述,激活能随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的提高,从110.4 kJ/mol升高到163.2 kJ/mol。实验获得的AZ31镁合金应力-应变本构方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127.
在热滞蛋白与冰晶表面吸附的动力学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热滞蛋白界面吸附的协同性效应,得到热滞蛋白浓度与其热滞活性的理论关系,并计算了有效协同系数的值;同时,由吸附速率常数对温度的变化获得了热滞蛋白激活能,理论结果与实验较好符合.  相似文献   
128.
用DSC技术和Mssbauer谱研究了颗粒弥散的快凝AlFeVSiNd合金薄带中纳米相的转变和相变动力学·结果表明:快凝AlFeVSiNd纳米合金在加热过程中亚稳的Al8Fe4Nd相向αAl13(Fe,V)3Si相转变,并用Avrami公式计算了Al8Fe4Nd相的分解激活能Eα为161±012eV·研究表明亚稳相Al8Fe4Nd向αAl13(Fe,V)3Si相转变的过程是由原子体扩散和原位扩散共同控制的·  相似文献   
129.
TiO2掺杂ZnO压敏陶瓷的晶粒生长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晶粒生长动力学唯象理论研究了TiO2对ZnO压敏陶瓷的晶粒生长规律的影响,应用晶粒生长动力学方程确定了晶粒生长动力学指数和激活能,探讨了TiO2掺杂对ZnO压敏陶瓷晶粒生长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对于TiO2掺杂ZnO压敏陶瓷,当烧结温度低于l050℃时,其动力学指数n=3,激活能为300±25kJ/mol,此时晶粒生长的速度控制机理是ZnO在Bi4Ti3O12液相中的扩散.而当烧结温度大于1100℃时,其动力学指数n=6,激活能为360±29kJ/mol.这是由于Zn2TiO4尖晶石颗粒钉扎在ZnO压敏瓷的晶粒边界,通过颗粒阻滞机理抑制ZnO晶粒的长大,从而使ZnO压敏瓷的晶粒生长激活能增大.  相似文献   
130.
使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法探究硅钢内部C原子的扩散特性。首先,建立2×2×2的硅钢晶胞;其次,由过渡态搜索(CI-NEB)方法确定C原子在硅钢晶胞中的扩散方式,即C原子通过在第一邻近(Ⅰ)八面体间隙位置之间连续跳跃完成自身扩散;最后,通过设置不同C原子的扩散路径,计算得出C原子扩散激活能及扩散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在硅钢中C原子的占位为八面体间隙位置,硅钢中的硅元素可以减小C原子的扩散激活能,增大C原子扩散系数,使得C原子在铁基合金中更容易发生扩散。综上可知,运用第一性原理探究合金中原子相互作用及扩散特性是准确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