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154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Vannikov和Boguslavskii在1970年建立了有机晶体的暗电导率表达式,本文对式中出现的激活能进行了详尽的物理解释。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从慢中子,复合核的结构能和激发能,裂变的激活能这几个方面出发,总结出轰击铂核要用慢中子的四个理由,不但揭示了铀核裂变的表面理由,还涉及到裂变的微观机制。  相似文献   
103.
基于CeO2/Si异质结在氧气氛下高温退火界面存在扩散反应过程,建立了扩散-反应方程,对有关的实测数据进行了计算机拟会,其结果与实验能很好地吻合.不同温度下的拟合结果还表明,异质结界面处O,Ce,Si的扩散系数及Si的氧化反应系数均随温度指数上升,并计算出扩散反应激活能.  相似文献   
104.
IF钢热变形铁素体的静态再结晶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Cleeb-1500热力模拟试验机上采用双道次压缩法,研究了IF钢高温铁素体区变形后道次间隔时间内的软化行为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了温度与间隔时间对其静态软化行为的影响,并且得到IF钢的铁素体静态再结晶激活能为Qrec=115kJ/mol,建立了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喷雾热解获得CdS薄膜,水热法合成CdS纳米晶,在氮气中做了退火处理,发现CdS膜的吸收边随退火温度升高而移动;经暗电阻与温度关系测试,发现CdS薄膜和纳米晶的激活能存在极小值,用载流子衰减时间的变化很好地解释了其缘由;室温喇曼谱中观察到CdS的两个特征峰.  相似文献   
106.
一种高温合金的γ‘相析出初期长大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7.
研究采用热反应扩散镀膜法(Thermal Reactive Diffusion/Deposition,TRD)在ASP2030粉末高速钢上表面进行气体渗铬处理,在相同的时间下对有无氮化预处理的试片进行950℃、900℃、850℃、800℃、750℃的渗铬实验,再用扫描电镜(SEM)线扫描分析(line-scan),测量铬原子扩散深度,并求出有无氮化预处理渗铬的扩散激活能(Q)及扩散常数(D0),讨论彼此间差异的因子。再将预氮化渗铬及渗铬后的试片,用耐磨试验机进行不同渗铬温度下渗铬层的磨耗情形,了解渗铬层的耐磨性,最后再以X光绕射分析,测量有无氮化处理基材表层渗铬层中晶体的组成,探讨在高温及低温下晶体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显示,在950℃、900℃、850℃、800℃及750℃渗铬中,经氮化处理后ASP2030铬原子扩散深度增加。将所量测各条件渗铬后膜厚以最小平方法求出ASP2030有无氮化渗铬的线性方程式,可得到ASP2030渗铬和ASP2030预氮化后渗铬扩散激活能分别为118.965kJ/mol及111.632kJ/mol,表示氮化对ASP2030激活能的影响较小。ASP2030有无氮化预处理的表层硬度为1 570 Hv及1 860 Hv。在耐磨实验中,ASP2030粉末钢渗铬后的渗铬层耐磨性差。在XRD绕射分析所显现的晶体构造与无氮化高温渗铬时,两者基材均有Cr_2C的组织,有氮化预处理时则另有Cr_2N的结构,在较低温渗铬时,基材在无氮化处理时是Cr_7C_3,则氮化处理后有CrN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8.
利用差示扫描热分析法(DSC)和X射线衍射仪(XRD),并借助Kempen模型和Kissinger方程,研究了不同加热速率下Cu45 Zr45 Ag7Al3非晶合金晶化过程及非等温晶化动力学.在连续加热条件下,随升温速率的加快,Cu45Zr45Ag7Al3非晶合金的特征温度Tg,Tx和Tp均向高温区移动,且过冷液相区间扩大.计算了该合金的激活能,分别为Eg=431.1kJ/mol,Ex=307.2 kJ/mol和Ep=339.5 kJ/mol;并计算出相应的Avrami指数n(分别为5.2和1.9),表明该非晶合金的晶化是以界面控制的多晶型晶化为主.  相似文献   
109.
采用Gleeble-1500热/力模拟试验机进行压缩试验,研究了不同变形条件下微量稀土对T91耐热钢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分析绘制了稀土加入前后实验钢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再结晶–温度–时间图、再结晶图及功率耗散图,并计算了高温下实验钢的再结晶激活能.在变形温度为850~1100℃,变形速率为0.004~10 s 1变形条件下,变形温度越高和变形速率越低,动态再结晶越容易发生.稀土加入会产生固溶强化,稀土元素与碳原子发生交互作用,且在晶界处或晶界附近偏聚,使变形抗力与峰值应变均增大,再结晶激活能由354.6 kJ.mol 1提高到397.2 kJ.mol 1.另外,稀土会显著推迟再结晶发生时间,扩大再结晶的时间间隔,推迟再结晶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0.
采取锯齿势模型和统计方法,研究了钠、钾、锂凝胶的离子电导,得到了与ArrheniuS定律一致的表达式。在广泛的范围内,用表达式所得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定值能很好地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