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0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作为辅音的一种 ,乐辅音介于元音和噪辅音之间。它们不仅具有辅音特性 ,同时也具有元音的特点和效用。本文给出了乐辅音的定义与族系 ,分析和描述了它们奇妙的性质、特征和效用。  相似文献   
142.
钢琴演奏是以发出音乐表现需要的声音为目的,声音的质量是决定演奏水平好坏的重要标准.在对待音乐的美感和音色的问题上,不同时期、不同的乐派和不同作曲家作品的演奏要求是不一样的.钢琴的声音是奇妙的,但这奇妙的声音无不来自我们更加奇妙的身体和对这奇妙身体的有效控制.放松是弹好钢琴的前提,良好的手型和正确的姿势对发音起着直接的作用.为了表现乐曲的某种风格和音色,需要适当地调整手型和手指触键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3.
铁静 《科技资讯》2009,(33):185-185
本文以客家筝派演奏特点及风格为论述对象,对客家音乐的演奏技法与风格进行概述。首先,对客家音乐产生的背景进行浅析。其次,从左手按滑音、刮奏及变化音等方面,对客家筝派的演奏特点进行论述。最后,从不同的乐曲对客家筝派的演奏风格进行分析,总结出客家筝派古朴典雅、明亮清新的风格。  相似文献   
144.
《琴瑟乐》作者与源流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琴瑟乐》乃是流传于陕西地区的民歌 ,大约在明末清初就已流传到北京 ,后来又流传到山东地区 ,经一位名叫阿蒙的人的增补 ,取名为《闺艳·秦声》。这个稿本很快在山东地区流传开 ,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自然得到酷爱家乡民间文艺的蒲松龄的喜欢 ,他便也抄得了一个曲白本。  相似文献   
145.
吴照文 《科技信息》2007,(21):78-79
笔者多年来参加在韩江中下游的潮州附近建造大型水利枢纽闸址选择工作,通过在峡谷口还是选择冲积平原作为闸址的选址地质勘察工作过程带来的思考,如果当时选择建造工程量较小,以发电为主的竹竿山峡谷口作闸址,从表面上看经济效果不错,但对生态环境以及历史文化名城人文景观保护欠佳,其实质是反映了人的观念变化,观念变环境也会变.  相似文献   
146.
李永明 《科技信息》2009,(6):234-234
器乐选修课是高师音乐学的一门课程,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民族器乐演奏技能和了解相关的民乐知识。本文就高师器乐选修课——古筝课教学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7.
《乐记》受到了《苟子》和《周易大传》的影响,由此形成了两种根本不同的美学观。其中源于《苟子》一系的美学思想以现成性的、由具体之物构成的既定性的世界为哲学基础,认为音乐的源泉在于人心与外物的相感;而源于《易传》一系的美学思想别以非现成性的、生成性的生活世界为哲学基础,认为音乐以生活世界的本体——天为源泉。在以西方主客二元文化为主导的现代语境中,我们对源于《苟子》的美学思想有明确的理解,但对源于《易传》的美学思想却发生了十分严重的文化“误读”,以致于多数现代学者将其全盘否定。其实,只有来自《易传》的美学思想才是《乐记》理论的精华,它真正代表了中国文化精神,是西方传统文化不曾涉及的、难以解读的中国学术思想,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48.
以乐论文是《文赋》所采用的一种表述方式,陆机用音乐来论述文章,涉及到了文章各个方面,有文章之音声;文章之情感;文章之和谐;文章之文采与雅正等等。用音乐来比喻文章,将抽象的文学理论形象具体化,深入浅出,感发人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这一表述方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9.
《律吕正声》分别从瑟制、瑟论、瑟之歌调等方面对乐器——瑟进行了大量的记载和梳理,这对于我们了解这一古老的弦乐器提供了宝贵资料,也对其中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0.
张高飞 《科技信息》2011,(4):190-190
农村学生普遍口语交际能力较弱,普通话基础差,为了学生的再发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合适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提高口语学生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