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中国科技成果》2008,(6):44-44
椎弓峡部裂并腰椎滑脱是腰腿痛常见原因,在我国发病人数约占人121的4.7%~5%。对腰椎峡部裂并滑脱复位问题,临床上一直存在着争议。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联合安徽省太和中医院、甘肃省中医院开展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应力滑移率(SSR)在腰椎峡部裂并滑脱中的诊断价值”的研究。课题组在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谭远超院长率领下,通过多家临床和统计学研究人员反复共同探讨,制定出研究方案、具体实施步骤和项目的研究手册,确定了统一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检测方法及随访方案,对主要参加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并组建了管理协调小组、质量控制监督小组、专家顾问组。  相似文献   
12.
隐性断裂带(断裂趋势带)是指盆地沉积盖层内发育的弱变形(隐蔽性较强)构造带,属于断裂带形成演化早、中期阶段的产物,由于缺乏明显的断裂面(带)和显著的位移而难以识别。在对苏北盆地、渤海湾盆地隐性断裂带研究基础上,于歧口凹陷识别出基底断裂走滑型隐性断裂带,并分析其特征、形成机制、控藏作用等。该断裂趋势带其自南向北可以分3个区段:南段基底断裂与盖层断裂体系直接连接构成花状构造;中段古近系的花状构造终止于沙二段,新近系仅发生挠曲变形,成为东西侧不同构造单元、南北部不同构造特征的平衡点;北段新近系发育的花状构造深部收敛于古近系的重力滑脱断层,基底断裂通过影响滑脱断层控制盖层断裂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古近系基底断裂扭动作用主要以直接传递、调节传递、间接传递等3种方式控制影响盖层中隐性断裂带的形成。深部隐伏断裂切入基底,有利于热作用传递而促进烃源岩成熟;盖层中的隐性断裂带控制了沉积体系和隐蔽性圈闭的形成和分布;隐性断裂带的观点丰富了构造地质学理论,为油气勘探提供了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能过针刀治疗退变性颈椎滑脱23例观察疗效.方法1.针刀治疗,2.辅助方法,颈托固定;结果本组23例,治愈21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针刀治疗退变性颈椎滑脱23例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自行研制的治疗腰椎滑脱的内固定装置,并进行了结构分析.结果表明:①该器械是几何不变体系.②其中支撑棒作为支点棒是整个装置的关键,采用5mm支撑杆,滑脱力是200N时是安全的.③椎弓根钉交叉植入椎体固定,有效阻止了扭转位移,角度提拉杆又使得椎弓根钉的脱出力大大减小.  相似文献   
15.
研究区的褶皱是平行褶皱组成的隔档式褶皱;断裂以叠瓦状逆冲断层及撕裂断层的发育为特点。从几何学研究表明表层构造具有侏罗山式褶皱的特征,同时揭示其下必有滑脱断层的存在。椐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该区构造是重力滑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甘肃永昌─独青山大地电磁测深(MT)断面可分为4个岩性电性层和两组“构造电性层”,铲状断裂发育,无超壳深断裂。具深、浅双层推覆滑脱构造。金昌硫化铜镍矿床的合矿超基性岩体与深部通道的联系已被错断,是无根的,是推覆滑脱构造由南而北、由深而浅拖带上来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在上海某几个纺织厂中循着织厂工艺流程,采集了近2000根实际经纱断裂端,藉助于扫描电镜观察其中纤维的断裂形态,以探究其断裂机理;并获得减少断头的参考。从扫描电镜照片的观察中见到,纤维断裂端显示出通常的螺旋线分裂状断裂形态。此外纱线在络筒,整经、织造等不同工序中的断裂模式是有所区别的。根据布机上断裂纱线中的纤维断裂端的形态分析,可以帮助判断造成纱线断头的原因,并推断前道工序工艺配置是否合理。由此可以从提高织物产质量出发,为最佳工艺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工程案例,介绍了海底油气输送用混凝土配重管常见涂层结构,着重介绍了各涂层结构防止混凝土配重层滑脱的对策,提出了工程应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旨在分析颈椎滑脱时曲度值的改变,并寻找较好的表述方法.材料与方法:选择114例正常及69例C_3滑脱的颈椎侧位片,采用Borden法和文献测量法测量,分别得出正常组及C_3滑脱组的D_1、D_2值,并计算D_1—D_2的差值D.结果:正常组D_1值10.33±4.20mm、D_2值3.80±2.03mm;D值6.52±3.17mm,C_3滑脱组D_1值13.01±3.69mm、D_2值2.65±2.00 mm;D值10.36±3.20mm,统计学分析显示二组D_1、D_2、D值分别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滑脱组D_1值较正常组大,D_2 值较正常组小.D值能更全面、真实地反映C_3滑脱时曲度值的改变,D值具有较大观测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深水逆冲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已有的三维地震和钻/测井资料,从下伏塑性泥岩的地震反射结构出发,结合浅层地层沉积特征,分析研究区的构造样式、构造活动期次及构造活动对成藏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研究区下伏塑性泥岩内识别出推挤叠加型滑脱构造样式。其下部为主滑脱面,是盆地内受重力滑脱作用广泛发育的滑脱面,上部为次滑脱面,局部发育。②推挤叠加型滑脱构造的形成和演化经历了逆冲推覆和塑性泥岩挤压2个阶段,从中新世末一直活动至今,是深水逆冲区超大型断背斜圈闭形成的主要原因。③推挤叠加型滑脱构造的发育对油气成藏具有"双刃剑"的影响,其持续性的长期活动有利于大中型圈闭的形成和油气充注,又能降低下伏烃源岩的成熟度,同时也加大了油气保存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