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87篇
系统科学   100篇
丛书文集   45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54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178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Cu-0.1Ag-0.18Zr合金时效后的电导率、显微硬度以及电滑动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940℃固溶1h后,在560℃时效可获得较高的电导率,在480℃时效可获得较高的显微硬度。时效前冷变形能大大加快第二相的析出过程,使合金综合性能显著提高。该合金经940℃固溶再经60%变形后,在480℃时效1h,其电导率和显微硬度分别可达85.6%IACS和HV131.2,而固溶后直接时效为81.3%IACS和HV116.1。在载流条件下,合金的磨损量随加载电流的增加而增大;磨损机制是以电蚀为主的电蚀、犁削和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12.
13.
麦弗逊悬架刚度对汽车稳态转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基础,以某微型汽车为工程实例,建立了包含车架、转向系、前后悬架和差速器5大总成的某麦弗逊前悬架汽车稳态转向特性整车动力学分析模型,研究了螺旋弹簧刚度和横向稳定杆直径等悬架刚度参数对汽车稳态转向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前螺旋弹簧刚度和横向稳定杆直径能明显提高该车的稳态转向特性,但稳态转向特性得分值增量却逐渐下降。因此,合理选择前悬架刚度参数是提高麦弗逊前悬架汽车稳态转向特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OTS/MPS复合自组装分子膜的摩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组装技术制备了OT纠MPS和MPS/OTS复合自组装分子膜,在原子力/摩擦力显微镜上对薄膜的摩擦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OTS/MPS复合自组装分子膜的摩擦力随着载荷和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基本保持不变;MPS/OTS复合自组装分子膜的摩擦力随着载荷的增加而保持不变,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OTS/MPS复合自组装分子膜既保持了一定的键合强度,又增加了自组装分子的流动性,使摩擦力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基于仿真的客车稳态转向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客车操纵动力学仿真模型,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影响稳态转向特性的主要因素.用中性转向点侧向加速度、不足转向度和车厢侧倾度三个评价指标对稳态转向特性评价计分,并根据计分值对悬架和轮胎参数进行调整以改善客车的操纵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以滑动磨损过程中产生的磨粒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数量与粒径间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磨损状态间的耦合关系.通过分析铜合金销与碳钢盘在干摩擦条件下相互对磨所产生的磨粒群和销试样磨损量,发现磨粒的累积分布和微分分布特性随磨损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磨损开始阶段,磨损程度逐渐减小,磨粒群分布曲线由平缓变得逐渐凸、陡;达到磨损平衡状态后,磨损率达到最小,磨粒群微分布曲线的幅值达到最大,横向宽度达到最小;随着销与盘间互适性变弱,磨损程度增大,磨粒分布曲线变得越来越平缓,横向宽度逐渐增大;磨粒分布曲线随磨损时间的变化规律与磨损率随磨损时间的变化规律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可为科学诊断和预测摩擦学系统状态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7.
时滞分布参数系统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一类多时滞抛物型分布参数系统的变结构控制问题.通过非奇线性变换建立了系统的滑动模运动方程,设计了系统的无记忆功能的变结构控制器,给出了运动轨线到达滑动模态区的时间的估计.  相似文献   
18.
非线性系统多模型滑动模控制及其在三轴转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多模型控制问题,首先给出了MIMO非线性系统多模型线性化的表示,提出了一种根据期望的参考轨迹确定平衡点的位置和数量的方法;其次,通过对平稳点和模型切点的合理选择,使得在全局范围内对非线性系统有较好的近似性,线性过程与非线性过程之间存在的残差通过连续滑动模控制(CSMC)进行了消除,且避免了一般滑动模控制引起的抖动现象,最后,研究了以上方法在三轴台控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移动滑态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多变量不确定性变结构控制系统,其能达阶段对控制系统参数摄动较为敏感。为此,设计了移动滑态变结构控制器,使得控制系统在一开始就进入到所设计的滑动模态中并将其保持,从而降低了系统的能达时间,提高了系统抗参数摄动的能力。数字仿真表明,该方案有效地克服了系统参数摄动对控制系统的影响,验证了本文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应用边界单元法(BEM),对平面应变情况下滑动轴承无摩擦接触时的接触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并与常规Hertz公式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边界单元法可以提高接触参数的计算精度,并妥善解决了Hertz公式计算值偏低的问题。另外在分析了轴承系统尺寸、材料参数及载荷变化因素而进行相应计算的基础上,给出了滑动轴承接触参数计算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