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61.
许多常用的剥蚀量估算方法存在着局限性.这些方法通常只能估算某一界面的总剥蚀量或者在单期构造活动区估算剥蚀量.采用地层结构外延法,探讨具有多期剥蚀历史的剥蚀量估算.地震剖面综合研究揭示,塔中地区存在3个主要剥蚀界面.对3个主要构造变革期剥蚀量的剖面和平面分布特征的分析表明,塔中地区剥蚀量的分布主要受构造控制;不同时期的剥蚀量分布差异,反映了该区的古剥蚀地貌特征和构造发育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62.
为研究基坑开挖对下方纵向斜穿地铁隧道的影响,通过两阶段分析法提出理论解析解。第一阶段,引入了隧道纵向夹角,考虑了隧道的纵向坡度,使用Mindlin解得到基坑卸荷作用在下方纵向斜穿隧道上的附加应力;第二阶段,将隧道视为搁置在Pasternak地基模型上的Timoshenko长梁,通过有限差分法求解出隧道隆起变形以及内力的计算式,并通过数值模拟算例进行验证,并与基于Euler-Bernoulli梁模型和Winkler地基模型的算法和传统算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Euler-Bernoulli梁计算将低估隧道的隆起变形,采用Winkler地基计算将高估隧道的隆起变形;传统算法给出的隧道最大隆起值有10.5%的误差;传统算法给出的弯矩和剪力的最大误差分别为25.48%和30.14%。  相似文献   
263.
滇西北怒江早古生代片麻状花岗岩的确定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云南西部中缅边界的怒江一带被认为是青藏高原向东南逃逸的通道, 但位于通道之中、红河-哀牢山走滑剪切带与高黎贡山剪切带之间的贡山地块应属于哪一个大地构造单元的组分, 目前尚不清楚. 通过对云南福贡县马吉一带古当河片麻状花岗岩锆石SHRIMP年龄测定, 确定该花岗岩的岩浆结晶年龄为(487 ± 11) Ma, 并发现锆石具有773~794 Ma的残核, 该年龄可以与印度板块内部及喜马拉雅造山带中发育大量同时代的花岗质岩石相对比, 表明与印度大陆有非常密切的亲缘关系, 该研究对揭示滇西地区怒江流域的构造属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4.
张化  王琪  缪国庆 《科学通报》2007,52(18):2107-2110
在外加垂直激励条件下, 存在周期底部结构的槽中, 实验观察到颗粒物质隆起的形成和输运. 槽的底部结构有两种. 一种为由10个矩形凸起构成的周期状. 外加激励较弱时, 槽中形成多个小隆起, 其个数与底部凸起的个数相同, 并且小隆起均位于底部凸起上方, 与底部凸起一一对应. 外加激励较强 时, 颗粒系统随着外加激励参数的变化呈现3种不同的状态, 单个大隆起、大隆起加小波浪和大隆起加剧烈波浪. 实验测量了这3种状态对频率f和加速度G 的依赖关系. 为了研究出现波浪现象时隆起内部的输运情况, 在隆起中掺入示踪颗粒, 用高速相机记录其运动轨迹, 观察到隆起的内部存在着局部对流, 而这是平底槽中所没有的. 另一种底部结构为单一台阶状, 实验观察到隆起向台阶方向输运的现象, 我们认为气压差是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65.
为有效分析隔振沟对强夯引起的土体变形和应力的影响,基于二维离散元法理论和已有的砂土地基强夯离心机试验,建立了强夯的地基处理模型,研究了隔振沟深度和位置对地基表面隆起的影响,从颗粒尺度方面对隔振沟外3 m范围内的应力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 表明:隔振沟可以有效减小地基表面的隆起变形,但隔振沟位置和深度对地表的隆起变形影响较...  相似文献   
266.
滇西地区沿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广泛发育新生代富碱斑岩及相关多金属矿床.以六合正长斑岩中与暗色深源包体共存花岗岩包体和马厂箐赋矿斑状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岩相学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锆石稀土元素分析.研究表明,六合花岗岩浆活动起始时间约为(42.8士1.6)Ma B.P.,包体结晶成岩时间与主岩(正长斑岩)年龄一致(38.63 Ma B.P.±0.52 MaB.P.);马厂箐含矿富碱岩浆起始活动时间约为(38.51士0.52)MaB.P.,结晶成岩时间为(35.80士0.20)Ma B.P..结合花岗岩包体的液态不混溶现象和锆石稀土元素特征分析,初步揭示研究区富碱岩浆起源、演化及成岩成矿作用过程为:来自交代富集地幔源区的硅不饱和富碱岩浆伴随互不混溶含矿地幔流体同步上升运移;该富碱岩浆以其底劈作用和地幔流体交代作用引发地壳深熔形成长英质岩浆.此后的2类岩浆过程分为2部分:一是富碱岩浆直接捕获少量长英质岩浆以不混溶方式继续同步运移至地壳结晶成岩,形成含花岗岩包体的硅不饱和富碱斑岩;二是富碱岩浆与长英质岩浆发生同化混染形成混合岩浆运移至地壳,其中所含不混溶含矿地幔流体伴随其结晶成岩进行自交代蚀变,形成硅过饱和的赋矿斑状花岗岩.  相似文献   
267.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渭北隆起发育时限及其演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渭北隆起残存地层展布、沉积特征及构造变形等研究,结合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分析,认为渭北隆起后期经历了明显的改造,在早白垩世末以前应为鄂尔多斯盆地的一部分,总体以沉降接受沉积为主,此时隆起并未发育;而其整体作为正向构造单元应始于早白垩世末以来(约114~83 Ma),大致与鄂尔多斯盆地的消亡时间同步,且经历了早白垩世末—古新世的整体抬升剥蚀和始新世以来的断块翘倾剥蚀两大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268.
通过对震旦系气藏天然气组分的分析和天然气同位素的研究及计算 ,明确认为震旦系的油气主要来自寒武系。又通过对储层沥青和烃源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研究 (如正构烷烃、姥植比、三环萜烷和五环三萜烷、10 脱甲基藿烷、甲基藿烷 ) ,不仅证实了资阳、威远地区震旦系储层沥青来自寒武系烃源岩 ,而且指出资阳和威远油气的来源是不同的。研究认为 ,广海陆棚相是主要烃源岩分布的沉积相 ,也是四川盆地生烃能力最强、分布范围最广的一套烃源岩。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高及类型好 ,且有机质演化具有三大特征 :一是成烃高峰期参差不齐 ,供烃时间长 ;二是供烃中心具迁移性 ;三是三叠纪末是大规模油气生成期。根据TSS烃源岩热模拟评价系统对震旦系、下寒武统主要烃源岩生烃计算结果 ,认为下寒武统烃源岩的生烃强度最大 ,震旦系灯影组较小  相似文献   
269.
菊科是中国植物区系中超过 2 0 0 0种的唯一特大科 .根据吴征镒最新分布区类型资料 ,分析了中国菊科的分布 ,全球广布的有 8属 ,热带类型的有 5 0属 ,占 2 2 .0 3 % ,而温带类型的 177属 ,占 77.97% ,可见我国菊科区系的总体性质 .从菊苣亚科的分析可知 ,东亚在菊科的起源上有重要的意义 ,因为这里有较为丰富的基部主干族大丁草族成员 ,几个系东亚特有 ;揭示出青藏高原的隆起在我国菊科区系的分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在高原的西北部中亚形成了不少适应干旱的类群 ,特别飞廉族 (Cardueae) ;另一方面 ,在高原的东南部形成了不好中国 -喜马拉亚成分 ,特别菊苣族 (Lacuceae) .很多均系从较为广布的大属产生的衍生成分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