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5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21.
云南壮剧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位于滇桂黔泛珠三角地带的滇东南一隅是云南通往内地的重要通道,明清以来商业繁盛,各地客商云集,为云南壮剧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文山地区古老而丰富的歌舞艺术资源为云南壮剧的形成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养料;明末内地戏曲艺术的传入为云南壮乡埋下了戏曲的种子;清代云南壮剧形成前后大量内地剧种特别是广戏各分支在云南壮乡的演出、传播、交流为云南壮剧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2.
滇重楼切块繁殖不定芽发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滇重楼切块繁殖过程中不定芽发生及其组织细胞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定芽仅在根状茎的节上发生,切块上的不定芽,起源于薄壁组织细胞脱分化,为直接发生,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从淀粉粒的分布等情况推测,顶芽具有顶端优势,这正是自然状态下1个根茎只能产生1个芽的原因.滇重楼切块繁殖的机理是顶端优势的打破.  相似文献   
123.
测定了滇紫草细胞发酵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色素形成、碳源、氮源、重要无机离子和pH值的动态变化,为设计适合于紫草细胞发酵培养的反应器和进行紫草细胞发酵培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4.
米曲霉激发子剌激滇紫草细胞10min内快速释放活性氧,同时胞内具活性氧清除作用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也相应增加。活性氧组分中的OH和O2自由基不利于紫草色素的合成,而外源的活性氧组分H2O2在低浓度(0.1mmol/1)时可促进紫草色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125.
滇金丝猴从最早发现、采集到标本,到再次发现和 获得实物,历经了半个多世纪。动物专家龙勇诚从 1987年起就开始着手调查滇金丝猴的地理分布和种群数 量,这期间他经历了许多艰辛和困苦,也对滇金丝猴的 生存提出了更深层的忧思。作者邸志英根据龙勇诚珍贵 的考察日记组织撰写的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科 技工作者为此付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6.
昭通—鲁甸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南缘大凉山次级活动块体南部边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滇东北地区重要的地震构造.为进一步了解断裂活动程度和晚第四纪活动性,开展野外地质地貌调查、探槽工程及样品采集与年代学测试等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结果,昭通—鲁甸断裂带北东向3支次级断裂在晚更新世以来活动强烈,运动性质以逆冲兼具右旋走滑为主.(2)昭通—鲁甸断裂上,新棚子村开挖的探槽揭示出断层错断了晚更新世地层[(32 510±30)a BP];根据黏土层明显的砾石定向排列及砂石层扰动现象,推测断层可能错断全新世地层[(10 880±30)a BP].研究成果对滇东北及川滇交界地区地震趋势及地震危险性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7.
观察比较了紫草科4种植物茎叶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4种植物茎的横切面结构相似,维管束的数量及排列的疏密成度表现出种问差异;叶的结构为表皮细胞呈单层,且上表皮细胞的体积较下表皮细胞的体积大,叶肉中通气组织发达;叶的类型除鹤虱为等面叶外,其余三种均为背腹叶。  相似文献   
128.
为了建立一种滇产绿茶、红茶及普洱熟茶的红外光谱鉴定方法,通过采集三类茶的红外光谱及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并进行三级红外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及二维相关红外光谱)解析.红外光谱对比分析表明:1 644、1 517、1 451、1 237及1 040 cm-1是三类茶的共有特征峰,它们的吸收强度从绿茶、红茶到普洱熟茶依次减弱;二阶导数谱中,三类茶间的吸收峰位置、强度差异更加明显;与草酸钙的二阶导数谱对比分析发现,三类茶的草酸钙相对含量为:绿茶<红茶<普洱熟茶.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显示了三类茶的最强自动峰分别为1 635、1 563及1 639 cm-1,通过三级红外光谱分析可实现三类滇产茶的鉴定.  相似文献   
129.
添加吸附树脂紫草细胞培养生产紫草色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静态方法从多种大孔树脂中筛选出的X-5,AB-8两种树脂,它们对紫草色素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同时对糖吸附弱,多次高温灭菌后进行的吸附实验显示其吸附性能变化不大,摇瓶培养实验结果表明,树脂的最佳添加量为6.7%,色素的产量比常规培养分别增加了5.2和6倍,反应器与AB-8树脂柱相偶联进行同时分离色素的培养实验,结果使色素产量增加了5.3倍。  相似文献   
130.
滇金丝猴,又名黑白仰鼻猴,是我国特有的灵长类动物,目前仅存1000多只,早在1977年就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是仅次于大熊猫的“国宝”级珍稀动物。滇金丝猴不仅毛色美丽高贵,还是人类之外唯一拥有红色嘴唇的灵长类动物,然而,由于人类的盗猎及对森林的破坏,滇金丝猴已经濒临灭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