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9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27篇
系统科学   71篇
丛书文集   74篇
教育与普及   87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22篇
综合类   243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4 毫秒
31.
温度梯度诱导薄膜水迁移的冻胀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学祖 《科学通报》1997,42(9):956-959
土体冻结后,由于土颗粒表面能的作用,土中始终存在部分未冻结的薄膜水,在温度梯度诱导下,薄膜水会从温度高处向温度低处迁移,并在土中分凝成冰,引起冻胀.这早已成为冻土学界的共识,关键在于如何定量.分凝冻胀量可按下式计算:式中Hv为冻胀量,q为水分迁移通量(迁移量),K为导湿系数(迁移系数),d(?)/dx为土水势梯度(迁移驱动力)因此,温度梯度诱导薄膜水迁移的冻胀机理可归纳为水分迁移驱动力、迁移系数和迁移量的研究.问题在于K和d(?)/dx是土质、温度或温度梯度的函数.目前尚无测定冻土导湿系数和冻土中未冻水势能的被普遍接受的方法、为解决此问题,我们提出下列方法:未冻状态下,土体的导湿系数和土水势均可通过试验实测,且具有下列关系:  相似文献   
32.
讨论了迁移理论中一类非齐次算子方程的逆问题,在最优意义下,证明了逆问题解的适定性,并借助本征函数法获得了解的表达式.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  相似文献   
33.
固体油脂食品的品质优劣取决于同南多晶晶型,所以确定各晶型的熔点及其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在确定了各成份的多晶态种类和数目的基础上,测定了各晶型的熔点,各单一成分的晶型衍变规律及影响迁移速度的因素等问题。  相似文献   
34.
学习的迁移是学生学习中的普遍现象。迁移的机制主要产生于人们的认知过程,迁移的效果与教学方式、方法有关。利用迁移规律可以更好地从事普通物理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35.
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电阻测量研究高温时效对Cu—Zn—Al—Mn合金相变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刚制备的试样在第一次升温的DSC测量发现在130℃附近有一个放热峰,该峰可能与正交晶系的9R贝氏体形成之前溶质原子(Zn)产生析出有关。经高温时效后,大约在265℃附近发现了与9R贝氏体成核并且迅速大在有关的放热峰,并得到电阻实验证实。  相似文献   
36.
通过引入动态,静态迁移符号,提出了设计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新方法──最小时钟覆盖法,并举例说明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37.
本文通过分析劳动迁移行为的宏观及微观决定因素,探讨了劳动力流动的空间行为区位。  相似文献   
38.
水城茨冲地方性氟病与氟环境地球化学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茨冲地方性氟病不同地球化学环境中氟的分布,迁移转化,认为地区的高氟燃烧煤污染和富氟岩土,是导致该区产生地方性氟病的分质原因。  相似文献   
39.
鲁大营  曹宝香 《科技资讯》2006,16(26):95-96
文中结合基于JAVA的移动agent迁移技术,提出了一种在计算网格中实现移动Agent的透明性迁移的网格中间件模型(MAG),并对其透明迁移机制的实现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40.
用阳极电流腐蚀法制备多孔硅(PS),并将其分散到无水乙醇中形成溶胶.用荧光光谱仪测定了多孔硅溶胶的荧光强度与浓度的关系,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掺入对溶胶体系的稳定性及其荧光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多孔硅溶胶的电迁移实验,并发现不同的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可使多孔硅溶胶带不同电荷,从而使多孔硅溶胶的电迁移变的可控.用扫描电镜(SEM)和X光电子能谱(XPS)对多孔硅溶胶电迁移沉积层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溶胶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沉积层的成分没有影响,可以用这种方法实现多孔硅纳米粒子的可控组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