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4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0篇 |
丛书文集 | 29篇 |
教育与普及 | 49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篇 |
现状及发展 | 3篇 |
综合类 | 5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39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26篇 |
2008年 | 38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湘鄂西地区五峰-龙马溪组泥页岩黄铁矿粒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鄂西地区位于中扬子板块,该地区五峰-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为主,Ⅱ2型次之,具有高TOC含量(0.55%~4.28%)、高成熟度(2.4%~3.2%)的特征;且富有机质页岩中黄铁矿普遍发育。通过岩心样品及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常发育自形-半自形黄铁矿,扫描电镜下常见草莓状黄铁矿;五峰组黑色页岩岩心观察无明显晶形,扫描电镜下常现呈微晶黄铁矿颗粒,以细小颗粒状分布在有机质中。草莓状黄铁矿通常由微晶颗粒聚集而来,其草莓状直径大小由硫复铁矿的形成和沉积水动力控制。根据草莓状黄铁矿直径D与深度关系分析出湘鄂西地区黑色页岩的沉积环境表现为五峰组闭塞环境、龙马溪组闭塞环境、龙马溪组贫氧-缺氧环境三种。由草莓状黄铁矿直径D与微晶黄铁矿直径d建立D/d的关系表明:从沉积期到成岩期,五峰组闭塞环境的还原性比龙马溪组闭塞环境的还原性强;且五峰组闭塞环境的沉积水动力要比龙马溪组闭塞环境的沉积水动力要弱,水体更稳定。此外,D与d之间的关系能侧面反映该地区五峰-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孔隙度的变化趋势。D/d值与页岩解吸气量也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龙马溪组D/d值越大,解吸气量越少。五峰组D/d值较龙马溪组普遍偏小,解吸气量远大于龙马溪组。上述结果表明水体还原环境的强弱是湘鄂西烃源岩有机质形成和保存的重要因素,从而影响页岩气的富集。 相似文献
62.
工业废料对含有机质水泥土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试验,研究了磷石膏、粉煤灰等工业废料对含有机质土强度的影响,探讨了抗有机质影响的措施。试验表明,在水泥中掺适当的工业废料做加固土的固化剂,不仅可以节约工程造价,而且可以增加加固土的强度。 相似文献
63.
改进的有机氧同位素分析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然档案(树轮、泥炭、湖泊沉积和古土壤等)的有机氧同位素组成,可以作为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定量或半定量化代用指标,但有机氧同位素分析法的难度制约了这一领域的发展。Edwards等在前人基础上,发明了可重新密封的镍管裂解法,可以视为一次革命性突破。这一方法具有高的数据再生率(变化范围仅为±0.1‰~±0.55‰)、高的系统稳定性、操作上的方便和降低的分析费用等优点。我们根据Edwards等提供的资料,对原系统作了部分改进,首次在我国建立了有机氧同位素分析法。除了保留原方法的优点外,我们的方法还使操作费用和操作难度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64.
以畜禽粪便中的典型组分——溶解性有机质、四环素和锌作为研究对象,以东北典型黑土为供试土壤,采用批次实验法,研究了溶解性有机质、四环素和锌三元混合体系中土壤对四环素和锌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土壤对四环素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土壤对Zn的吸附既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也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四环素和锌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吸附的作用;溶解性有机质抑制了四环素在土壤上的吸附,促进了Zn在土壤上的吸附;在溶解性有机质-四环素-Zn混合体系中,四环素和溶解性有机质共存促进了Zn的吸附;而对于四环素的吸附,溶解性有机质和Zn的共存可以表现为促进作用,也可以表现为抑制作用,二者的相对浓度是决定其作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5.
辽河断陷下第三系烃源岩有机质Pb和Sr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报道了辽河断陷下第三系烃源岩有机质(干酪根,可溶有机质)的Pb,Sr同位素组成,干酪根的Pb同位纱组成有很大的变化范围,^206Pb/^204Pb=17.488~18.656,^207Pb/^204Pb=15.388~15.692,^208Pb/^204Pb=37.656~37.748,可溶有机质具有相当稳定的Pb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17.424~17.601,^207Pb/^ 相似文献
6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污泥对石灰性生土和熟土有机质和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1.25%、2.5%、3.75%、5%的污泥,两种石灰性土壤有机质和全N、全P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且随着用量的增大,增加幅度增大;而全K含量增加不显著。因此,合理利用污泥能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67.
通过对贡嘎山东坡地表植被、凋落物、土壤有机质δ13C值的分析, 结果显示贡嘎山东坡地表植被、凋落物、0~5, 5~10和10~20 cm土壤有机质的δ13C值均随海拔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 即从海拔1200~2100 m, δ13C值逐渐变小, 从2100~4500 m, δ13C值则逐渐变大. 植被、凋落物和土壤有机质δ13C值沿海拔高度的这种变化是与C3, C4植物的分布有关, C4植物仅仅生长于海拔高度低于2100 m的环境中, 而C3在所有海拔都存在. 植被、凋落物和土壤有机质三者间的δ13C有显著的正相关, 凋落物、0~5 cm层、5~10 cm层和10~20 cm土壤有机质δ13C较植被分别平均偏正0.56‰, 2.87‰, 3.04‰和3.49‰. 在综合考虑工业革命以来大气CO2浓度和δ13C值变化对植物同位素的影响后, 我们认为1.57‰可能是利用古土壤有机质δ13C进行古生态重建时应该考虑的最小修正值. 相似文献
68.
设计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3种二胺单体,与4,4′-(4,4′-异丙基二苯氧基)双(邻苯二甲酸酐)(双酚A二酐)合成一系列不对称新型聚酰亚胺.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法、凝胶渗透色谱等手段对聚酰亚胺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并研究其溶解性、特性粘度.结果表明:聚酰亚胺在室温下易溶于氯仿、吡啶、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等非质子极性有机溶剂,其氯仿溶液能形成透明、韧性较好的膜,特性粘度为0.50~0.81dL·g-1;聚酰亚胺(P4b~P4c)的数均分子量(Mn)和分散指数(PDI)分别为25 000~34 000和1.21~1.27;此类聚酰亚胺玻璃化转变温度(tg)均大于235℃,而在氮气氛围下,800℃时的残余量为51%~58%,5%和10%的热失重温度分别为446~480℃和459~495℃. 相似文献
69.
70.
聚乙二醇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胶束形成和溶解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胶束形成和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二醇使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CMC和KP降低,在聚乙二醇浓度在0-0.10mol/L,分子是为300-600范围内,随聚乙二醇浓度增加和分子量增大,降低程度愈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