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油水界面不稳定是围油栏失效的主要原因.该文采用油水二维湍流模型,基于PLIC-VOF(Piecewise Linear Interface Construction-Volume of Fluid)方法模拟油水界面运动,以油水密度比值、水流流速、围油栏吃水深度和油的运动黏度为参数,研究了围油栏前压力梯度的变化及其对油水界面稳定性影响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围油栏前压力垂直结构直接决定了油水界面稳定性;临界压力梯度作为判断油水界面稳定性的标准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很有效的,但是由于没有考虑运动黏度的影响,当运动黏度小于0.15cm2s-1时,不能再运用临界压力梯度标准判断油水界面稳定性.  相似文献   
62.
为提高溢油跟踪浮标的精度,在对溢油跟踪浮标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简化了溢油浮标跟踪油膜的平衡方程.该方程包含油膜风系数、表面海水漂流风生流系数、海洋温度、风速、浮标的几何外形、出水高度等影响溢油浮标跟踪油膜精度的关键因素.简化后溢油模型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小风速、大潮流速度的海况,弥补了以往溢油模型的缺陷.以ME-TOCEAN公司的ARGOSPHERE型溢油浮标为例进行的计算和分析表明,该模型对溢油浮标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3.
论船舶溢油应急反应机制建立资金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溢油应急反应机制是应对船舶溢油事故的反应和处置机制,目的是最大程度的避免和降低溢油事故的损害程度,减少损失。应急反应机制的及时高效运作离不开充足的资金保障。我国目前溢油风险加大,国内未建立应对溢油事故的资金保障机制,国际上加入基金公约的时机不成熟,因而,建立我国国内的溢油应急反应资金保障制度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4.
《中国科技成果》2014,(6):59-60
随着社会经济和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继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之后,2010年进口原油已超过2亿吨,2012年为2.7亿吨,2013年突破3亿吨,海上原油船舶运输更加频繁。与此同时,海上大型船舶运输和海洋生产活动的增加,导致海上溢油风险日益加大。经验表明,一旦发生大型溢油事故,将对海洋生态与环境造成巨大灾难,引起社会极大关注。然而,“十一五”之前,我国尚未形成海上溢油预测预警和应急决策体系,相关技术处于落后状态。其具体体现为:缺少综合的溢油遥感监测技术方法,不能进行快速有效的监测和鉴别;缺少对复杂海洋环境以及敏感资源、溢油影响的高效分析方法与手段,难以实现对海上溢油的跟踪预测和预警;缺少对溢油事故处置方案的技术支持,难以提升事故的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65.
建立了嵌套模式的渤海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模型网格采用显隐交替有限差分格式(即ADI差分格式)进行计算.用追赶法逐段求解,用调和分析法计算模型的水动力边界条件,将潮汐过程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验证其结果吻合良好.溢油数学模型理论公式考虑了实时风场和表面流场作用下油膜质心的迁移和扩散范围,模拟了海上溢油油膜运动轨迹,并用水槽实验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在水动力模型基础上应用溢油运动模式建立了海洋溢油数学模型,对风场作用和无风作用两种条件下的静止点源瞬时溢油和连续溢油运动轨迹和扩散范围进行了计算、分析和比较,并计算了有、无风场作用时移动点源连续溢油污染扩散范围,为海洋溢油数学模型的研究提供了较完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66.
在天津港六号码头的粗砂-砾石海滩进行了人工模拟溢油条件下的生物修复现场实验,考察了添加水溶性肥料、添加缓释肥料以及同时添加缓释肥料和石油烃降解菌等修复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120,d的修复时间内,同时添加缓释肥料和石油烃降解菌的体系石油烃生物降解常数(ks)最高,达0.007,2,d-1,为对照体系的2.4倍,该体系中氮、磷浓度和石油烃降解菌数量在较长时间内都维持较高水平,表明接种的石油烃降解菌能够直接利用缓释肥料所释放出来的营养元素而快速生长繁殖;添加水溶性肥料的体系短期内氮、磷含量显著提高,石油烃降解菌密度明显增大,石油烃降解速率加快,ks为对照试验池的1.8倍;而添加缓释肥料的体系氮、磷含量尽管明显高于对照体系,ks却略低于对照体系,这可能是由于土著微生物无法直接利用缓释肥料所释放的营养元素,甚至其释放的尿素在局部形成高氨氮环境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67.
在全面讨论了怎样根据溢油海域、溢油量、海史及油膜厚度和岸线类型来选择溢油应急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编辑型集成环境或数据库管理系统FoxPro2.0编制出溢油应急处理技术决策系统计算机程序,实现溢油应急处理技术的综合决策。  相似文献   
68.
原油红外光谱鉴别中的小波分析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渤海海上2个不同区块所产原油的红外光谱进行小波分析,分别获得不同尺度下的光谱信息。通过观察比较不同尺度下的光谱信息,包括谱图的大体形状(谱图的低频部分)和特征峰信息(谱图的高频部分),更好地对2种原油进行了分辨,为提高用红外光谱法进行海上溢油鉴别的准确度探索出1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9.
胜利油田于97年7月成立了海洋应急中心,配备了相应规模的溢油回收设备。但是,国油栏的乘波性不理想,影响了拦档溢油的效果,在撇油器工作效率相同的情况下,降低了溢油回收率。为适应胜利埕岛油田开发建设的需要,保护海洋环境,解决围油栏的乘波性,提高溢油回收率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0.
国内外溢油鉴别及油指纹库建设现状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油指纹鉴别作为目前溢油鉴别最成熟的技术,在国外溢油事故调查处理中发挥了很大作用,鉴别技术和系统不断发展完善.油指纹库作为其重要基础,许多国家已经建立.论述了溢油鉴别的方法,美国、加拿大、欧洲、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油指纹鉴别方法、体系及油指纹库建设情况,以及溢油鉴别和油指纹库的作用.面对我国目前石油开发和运输状况,认为我国的溢油鉴别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油指纹库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