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3篇
系统科学   29篇
丛书文集   75篇
教育与普及   7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9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156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81.
阐述了汾河二期北延伸段湿地设计中的主要创意和理念,包括设计范围及标准、规划原则与设计理念、景观分区及特征、景观节点、交通组织、生态绿化。  相似文献   
82.
选取位于主要过火区的图强林业局育英和奋斗两林场作为研究区,基于野外试验以及林相图、卫片等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1987年特大森林火灾后的湿地格局变化以及森林水文功能恢复状况、冻土活动层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湿地面积有所增加,且分布趋于集中;森林的平均水文调节能力已得到全面恢复,但调节能力分布不均;火烧区冻土活动层的厚度显著高于未火烧区。在森林水文调节功能下降的地区、地势较低的谷地,坡度平缓的坡地以及冻土活动层增加的地区,湿地面积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3.
通过小型垂直流与潜流人工湿地实验,监测了水力停留时间为50小时下的CODCr、TP、NP-3-N、NH3-N等指标,旨在通过实验,比较垂直流芦苇人工湿地与潜流芦苇人工湿地对化粪池出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垂直流芦苇人工湿地对CODCr、NH-3-N去除相对较好;而潜流芦苇人工湿地对NO-3-N去除相对较好;而对TP的去除两者没有太大差别.  相似文献   
84.
广西玉林湿地植物区系与群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证相关文献,对广西玉林湿地植物的种类、生活型、区系成分和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玉林湿地植物有44科82属119种,其中湿生植物32种,沉水植物8种,浮水植物11种,挺水植物68种。湿地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分为11个类型和2个亚型,以热带成分为主。湿地植被分为4个植被亚型和29个群系。外来入侵种、人为干扰和水体污染是影响湿地植被生长和分布格局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85.
若尔盖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是我国湿地的重要代表类型和宝贵的湿地资源,这里分布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1种,饲用植物1208种,隶属131科573属,其中湿地植物约200种,脊椎动物251种,隶属29目65科,许多各类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科学研究价值。但近几年来,人类活动的频繁干扰,如泥炭开采、过度放牧而破坏植被,再加上本区气候因素的特殊性,局部地区已引起沙化,使本区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因此本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亟待加强:(1)协调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2)严控载畜量,发展人工草场;(3)发挥本地优势,利用泥炭治沙;(4)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5)加强湿地立法。  相似文献   
86.
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军  周琪  何蓉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12):63-67,107
讨论了人工湿地三种常用的数学模型(衰减方程、一级动力学模型和生态动力学模型),并对其研究历史、发展应用、理论基础、基本形式、建立方法及其各自的优缺点做了深入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内在机制尚缺乏定量化的了解,目前还很难对其设计、运行和预测做出准确的评价,因此影响了这一高效低耗的生态污水处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而人工湿地生态动力学模型的不断完善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7.
湿地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湿地研究是当前国际众多学科者关注的前沿热门研究领域。本文在系统回顾了湿地科学研究发展历史上基础上,将湿地研究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和鼎盛期,并结合国家目标和学科发展趋势,提出了近期我国湿地科研的六大俦发展领域。  相似文献   
88.
本文分析了四川藏区沼泽湿地植物区系的结构特点,剖析了湿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9.
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土壤有机硫矿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密闭培养系统,在20℃条件下研究了小叶章典型草甸和沼泽化草甸土壤有机硫的矿化,结果表明:连续培养14周后,小叶章典型草甸和小叶章沼泽化草甸土壤有机硫的矿化量分别为9.61mg/kg和6.73mg/kg,其中48.70%和51.41%来自前两周的矿化;各形态有机硫均有不同程度的矿化,其中以酯键硫的矿化量最大,碳键硫次之,未知态硫最小。土壤有机硫矿化量与培养时间之间符合曲线关系,用一级动力学方程计算土壤有机硫矿化势表明,小叶章典型草甸和小叶章沼泽化草甸土壤有机硫潜在矿化势分别为9.68mg/kg和7.25mg/kg。小叶章典型草甸土壤有机硫的矿化速率和潜力均高于小叶章沼泽化草甸。图1,表4,参12。  相似文献   
90.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系统湿沉降中氮浓度及沉降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对三江平原典型湿地系统大气湿沉降的氮浓度及沉降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各形态氮的月均浓度差别较大且动态变化明显,原因主要与人类活动、降水强度及频次、风向和地理位置有关;各形态氮浓度均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最高,秋、冬季次之,夏季最低。春、秋季降水中各形态氮浓度的离散程度较大,原因与降水气团来源复杂性、沙尘和高空污染物输送等因素有关;降水量与各形态氮浓度呈较弱的负相关(p>0.05),NH4 -N与NO3--N、TON呈显著正相关(p<0.05),它们可能具有同源性。NH4 -N与NO3--N的良好相关性与其在液相中的反应有关;生长季降水pH的变化主要与氨挥发有关,非生长季主要与氨挥发减弱、秸秆和化石燃料燃烧以及沙尘输送等因素有关;各形态氮的沉降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季所占比例最高(4.57kg N/hm2),占60.41%,夏、秋季相近,冬季最低(8.29%);全年TN沉降量为7.57 kgN/hm2,TIN为沉降主体,占84.54%;NH4 -N和NO3--N为TIN沉降主体,分别占TN沉降量的52.58和29.99%。图4,表2,参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