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5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68篇
系统科学   47篇
丛书文集   213篇
教育与普及   160篇
理论与方法论   56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402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370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327篇
  2007年   358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5 毫秒
901.
生态化高校校区建设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远  赵栋 《科技资讯》2007,(32):154
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结合,营造"春华、夏荫、秋实、冬绿"四季如春的生态型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902.
《今日科技》2004,(9):52-53
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提出,到2010年,全国湿地保护区要达到443个,使我国60%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遏制和初步扭转,基本形成自然湿地保护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903.
开拓旅游市场,转变观念,以市场导向为指导思想,发展旅游业。本文在详细调查分析了旅游市场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04.
云贵川鸡鸣三省大峡谷景观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贵川鸡鸣三省大峡谷地质遗迹景观,平面形态以喇叭状和常态为主,截面形态类型多样,主要有对称和不对称的"U"形、"V"形、"√"形、箱形或地缝式等形态,在纵向上以层层叠叠的断崖为景观特色.根据峡谷景观特征及分布,结合区内地层岩性展布、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貌特征,分析云贵川鸡鸣三省大峡谷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鸡鸣三省大峡谷的景观形态与区内地层岩性展布、峡谷发育所处的构造部位和断层节理的发育有密切联系.根据研究分析区内两种形态的峡谷形成因素及各因素的耦合关系,提出了云贵川鸡鸣三省大峡谷主要经历溶蚀期、崩塌期(侵蚀期)和搬运期3个时期,并在地层岩性展布、地质构造、岩溶水文地貌因素等影响下,形成喇叭状和常态两种峡谷类型的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905.
广西岩溶景观特征及其形成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西岩溶景观主要分布于桂东北、桂中、桂西北和桂西南地区,有峰丛、峰林、孤峰、丘陵、天生桥、石林、象形山、崖壁、洞穴及各类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地下河、穿洞、洼(谷)地、漏斗、坡立谷、盆地、地表河、峡谷、天坑、天窗、竖井、瀑布、泉、湖泊、湿地等类型齐全、形态典型的岩溶景观,囊括所有岩溶景观的类型。它们主要以中上寒武统至中三叠统的碳酸盐岩为物质基础,首先以地表河流域(如红水河、柳江、漓江等)为主线,其次以岩溶地貌区划特征为区域划分标准,然后以所处行政区和所处流域位置(如上、中、下游)为辅线,呈线状有序、集中分布于各典型岩溶景观区及岩溶景区/公园/景点内。它们或以峰丛-峰林,或以岩溶风景河段,或以天坑群,或以地下河天窗群,或以峰丛平原,或以洞穴,或以天生桥,或以跨国瀑布等为核心,组合成多个特色突出,形态优美、珍稀、雄伟、典型,且类型齐全的流域岩溶景观带,并形成独具广西特色的"岛链式"岩溶景观分布格局。它们是全球亚热带岩溶地貌及景观典型集中发育区和杰出范例,是目前世界上展现塔状峰丛-峰林、锥状峰丛、高峰丛深洼地、峰林/孤峰平原、洞穴、天坑、天窗、地下河、天生桥、岩溶风景河段、瀑布、崖壁等岩溶景观美景最杰出的代表地,堪称全球"洞穴天坑之窗,地下河天窗之王,天生桥瀑布之奇,风景河段之美,峰丛峰林之魂"。同时,自晚三叠世以来,广西各区域(即各岩溶孤岛)的碳酸盐岩地层相继出露地表,分别进入各自的岩溶地貌/景观形成演化时代,历经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等不同方向、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岩溶过程,分别形成峰丛-峰林、地下河洞穴、天坑-天窗-天生桥等各类典型的岩溶景观;并按时间序列和区域分异特征,以广西各岩溶区以及它们内部各岩溶地带相互之间水力联系的演变及区域地壳的间歇性隆升为时间界限和主线,将广西岩溶的形成演化过程划分为初始阶段(晚三叠世以来,碳酸盐岩地层出露,不同岩溶区始于不同地质时期)→雏形阶段(分轴型离散岛屿式成景过程,不同岩溶区始于不同地质时期)→重要发育阶段(主轴型离散岛屿式,不同岩溶区始于不同地质时期;集合型岛屿式成景过程,中更新世中晚期至全新世)→现代岩溶阶段(全新世以来至今)等4大成景阶段,分别表现出不同的成景过程、特征和机制,总体可概括为分轴型、主轴型、离散型、集合型等4种岛屿式成景机制,并将其成景模式归纳为"岛链式成景模式"。  相似文献   
906.
涠洲岛湿地对鸻鹬类水鸟的承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估候鸟迁徙季节涠洲岛湿地对鸻鹬类水鸟的承载力。【方法】调查监测候鸟迁徙季节涠洲岛湿地生物量和鸻鹬类水鸟群落,由水生生物热量和鸻鹬类群落的综合代谢率估算涠洲岛湿地食物量对鸻鹬类水鸟的承载力。【结果】鸻鹬类水鸟在涠洲岛的觅食地面积为158.54hm~2,包括库塘面积40.58hm~2,沼泽面积69.56hm~2以及涠洲岛东岸潮间带面积48.40hm~2。鸻鹬类群落由35种鸟类组成,涠洲岛湿地对鸻鹬鸟类春秋季承载力分别为874~1 236只和1 001~1 302只。觅食地承载力密度(只/hm~2)春季库塘10.7沼泽5.6潮间带4.8,秋季沼泽6.8库塘4.3潮间带3.6。淡水湿地密度高于潮间带密度。1990年以来潮间带觅食地面积损失了86%,单位面积平均生物量下降了55%。【结论】湿地面积、水生生物丰度影响涠洲岛湿地对鸻鹬类的承载力,修复湿地可提高承载力。  相似文献   
907.
为了揭示不同温度下环渤海典型湿地沉积物中二苯并噻吩(DBTs)的降解途径, 选择辽河口芦苇湿地、天津北大港滩涂湿地和黄河河口湿地的3种不同湿地沉积物, 在模拟季节性温度条件下, 培养56天, 测定DBT的降解率, 分析DBT降解功能基因的丰度, 建立DBT降解率与功能基因群组定量响应关系模型, 解析不同温度下3种湿地沉积物中DBT的降解途径。实验结果表明, 3种湿地沉积物中DBT的降解率均随培养温度升高而升高, 4ºC培养时, DBT的降解率排序为黄河河口湿地>天津北大港滩涂湿地>辽河口芦苇湿地; 30ºC培养时, DBT的降解率排序为北大港滩涂湿地>黄河河口湿地>辽河口芦苇湿地; catA与dszB基因影响DBT的降解速率。低温条件和中温条件下, 在3种湿地中, 代表Kodama途径的nagAc/nahAc和nidA基因分别起主要作用, 代表4S途径的dszB基因在黄河河口湿地及北大港滩涂湿地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08.
以厦门市为研究区,以1994—2015年间4景Landsat TM/OLI影像为数据源,对厦门市地表温度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不透水面分布的关系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厦门市城市地表温度空间分异越来越大,次高温和高温区景观类型的面积增大;地表温度景观总体上破碎化程度降低,斑块类型的多样性和均匀分布程度降低,次高温和高温斑块的面积及最大斑块指数增大,斑块数量降低,斑块形状越趋复杂,各类型斑块在空间上趋于聚集成片分布;研究时段内中低等级斑块类型(1、2、3级)向高等级斑块类型(4、5级)转化的面积呈持续增大趋势,等级升高的面积明显大于同期等级降低的面积. 统计分析表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不透水面的增温效应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909.
通过植物的建造功能,将景观空间分为5种类型.运用实验研究法,将这5类景观空间的图像及常见声元素在实验室内组合播放.对比引入声元素前后受试者对景观空间的评价结果,探讨并验证常见声元素对5类景观空间景观感知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声元素的引入对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的景观感知评价存在显著影响,常见声元素对景观感知评价的影响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10.
鹦鹉洲湿地是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为目标的人工恢复盐沼湿地,通过综合的海岸带生态工程恢复原有的受损滨海生态系统.为评估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的成效以及不同湿地生境类型对鸟类多样性的影响, 2018年起在鹦鹉洲湿地内采用样线法开展鸟类调查和研究,分析鸟类多样性、群落动态特征以及不同生境对鸟类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地内共记录鸟类14目32科67种,以雀形目鸟类种数最多,有18科42种.居留型主要以留鸟最多,共35种,冬候鸟24种,夏候鸟10种,旅鸟8种.有国家一级和二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中华攀雀(Remiz consobrinus)、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小??(Tachybaptus ruficollis)、灰椋鸟(Spodiopsar cineraceus)、家燕(Hirundo rustica)及麻雀(Passer montanus)等为优势种.湿地鸟类物种数逐年增加,鸟类活动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不同季节鸟类物种数由多到少依次为秋季、冬季、春季和夏季,鸟类个体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秋季、冬季、夏季和春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