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作为都市异乡人的沈从文所体验到的浓郁乡愁,是其创作湘西系列小说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心理动因。在经过了乡愁的过滤后,沈从文的湘西系列小说既保留了湘西前现代社会农耕文明生活方式的原生态,平凡而苍凉,又在一定程度上将其净化、诗化了,使之成为了时间无法伤害的美。这种艺术之美不仅能够抚慰技术时代人类的心灵,更可引导人类踏上回归精神家园之途。  相似文献   
82.
83.
具有楚人个性气质的沈从文,在其湘西小说中对楚文化精神表现出特有的文化体认。这便是:崇尚自然、活泼灵动;热爱生命、尊崇人性;感世伤生、沉郁忧患;神秘奇幻、浪漫诡谲。  相似文献   
84.
对抗中彻悟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5.
由于湘西地处多元文化的碰撞地带,故其自身的文化不断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这种影响下,苗族传统的“万物有灵”基础上的原始宗教信仰发生了局部的歧异性变化,但苗族信仰的根本性质依然较为完整地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86.
从华夏对非华夏的认知与定位,两者的互动角度,来解读早期汉文文献对湘西地区的记载。一直到宋代熙宁年间尝试将湘西地区纳入直接统治之前,中原王朝对于湘西地区的有效管控,基本上都还只是士大夫们偶尔的理想或者后朝的建构。事实上,中原王朝也并不一定汲汲以求于当地的华夏化。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强势王权之间,配合山区复杂的地理与生态,给多样性社会与族群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其中有些进一步阶序化,发展为地方王权,湘西土酋也曾经做出如此努力。中原王朝也需要有这样的空间来作为与其他王权的缓冲地带。  相似文献   
87.
 聚集型高变质程度的脉状碳沥青广泛存在于湖南湘西州寒武系地层,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测试,获得了碳沥青赋存特征、微观形态特征及母质来源、组成和演化程度等信息。野外调查发现,碳沥青矿脉大多赋存北东-北北东走向的小断裂内,通过扫描电镜及能谱(SEM-EDX)技术、X 射线衍射光谱(XRD)技术、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测试了样品的微观形态、元素组成及分子结构。扫描电镜照片显示碳沥青具备流动状结构与镶嵌结构,X 射线衍射光谱也有石墨的衍射峰出现,说明碳沥青达到了较高的演化阶段;红外光谱的官能团信息显示碳沥青源于干酪根的演化;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无论是微观形貌还是组分特征,碳沥青既保留了原始石油的一些特征又受到强烈的后期改造影响,部分原始特征甚至被后期改造掩盖。  相似文献   
88.
湘西地区土壤硒含量及其分布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南湘西地区土壤为对象,研究了湘西地区土壤中硒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结果表明,湘西地区土壤中硒的质量分数高,其含量远高于全国土壤硒的质量分数,属富硒地区;硒在土壤中的分布也存在差异,总体趋势是由北向南和由西向东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89.
《看虹录》诞生以来毁誉沉浮。其实众多批评家的批评并不是空穴来风。作品书写的是男性的性幻想,同时又对女性的生殖部位反复歌咏,招致非议不可避免。"虹"意象所象征的不仅仅是女性、女神,更是湘西原著文明的象征。青凤作为湘西文化的象征,狐狸精的艺术形象所沉淀下来的文化内涵转移到湘西母体文化的象征中。它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性禁忌的反动,同时也是对自然的崇尚。  相似文献   
90.
湘西汞矿带是中国大型-特大型汞矿床的主要分布带之一。经野外调查和室内鉴定,发现湘西汞矿带不同矿区(新晃、茶田、东坪汞矿区)、不同污染源(废渣、废石、废洞、冶炼废址、废渣堆积处溪流瀑布)共分布苔藓植物17科41属106种,占优势的科是丛藓科(42.5%)和真藓科(19.8%)。苔藓植物生活型有3种:丛集型占81.13%、交织型占16.04%、平铺型占2.83%。该汞矿带上不同矿区苔藓植物物种丰富度差异明显,相似性较低。不同污染源苔藓植物物种丰富度变化较大,废渣上丰富度很低,污染最大。结果揭示了苔藓植物在湘西汞矿带不同污染源的分布规律。短叶小石藓Weisia semipallida C.Muell.、双色真藓Bryum dichotomum Hedw.、银叶真藓B.argenteum Hedw.、卵蒴真藓B.blindii B.S.G.和南亚小曲尾藓Dicranella coarctata(C.Muell)Boesch etLac.,在该汞矿带不同污染源上分布广泛,可作为进一步环境监测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