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1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70篇
系统科学   20篇
丛书文集   66篇
教育与普及   2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0篇
现状及发展   29篇
综合类   193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1.
湖泊流域跨界水污染合作平调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结合湖泊流城的结构特点,构建了湖泊流域跨界水污染结构描述模型.其次,通过构建流城环境成本最小模型和生态环境区域补偿模型建立了流域跨界水污染合作平调模型,通过流域环境成本最小模型寻求流域各地区污染物最优削减量,再通过生态环境区域补偿模型对各地区进行生态环境补偿.最后,通过对太湖流域的实证分析,得出利用行政手段使用合作平调模型不论是降低流域治污成本,还是解决流域跨界污染纠纷都明显优于目前正在实施的指令配额模型的结论.  相似文献   
812.
采用税收手段是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湖泊流域跨界水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首先结合湖泊流域的结构特点,提出了污染物人为调控和污染物分离处理等几个基本假定,构建了湖泊流域跨界水污染结构描述模型.其次,通过流域管理机构与流域各地区的Stackelberg动态博弈分析,构建了湖泊流域跨界水污染转移税协调模型,并用理想点法求解出协调模型的均衡解.最后,通过对太湖流域的实证分析,得出利用经济手段使用转移税协调模型不论是降低流域治污成本、还是解决流域跨界污染纠纷都明显优于目前正在实施的指令配额模型的结论.  相似文献   
813.
对祁连山保护区东大山保护站主要植被类型土壤容重、总空隙度、毛管空隙度、非毛管空隙度、pH值、有机质、碳酸钙、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含水率和土壤贮水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植被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含水率和贮水能力的影响较大;土壤含水率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与总空隙度、毛管空隙度、土壤有机质呈正相关,经相关显著性检验达到极显著相关,与pH值、碳酸钙、速效钾含量无相关关系;相同厚度的土壤贮水能力草原植被类型以亚高山草甸土壤贮水量大,森林植被类型以沙地柏、高山柳灌丛、青海云杉林土壤贮水量大。  相似文献   
814.
3种植被恢复过程中水土流失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流失是人工林植被恢复过程中生态效益评价的重要指标。2002—2006年,在广西南宁市郊丘陵 地带的杉木林采伐迹地上,建立厚荚相思人工林和尾巨桉人工林以及灌草坡自然恢复植被3个径流小区,分 别对水土及其养分流失量进行连续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3种植被的年平均地表径流量由小至大依次为 厚荚相思林(39.60 t/hm2)、尾巨桉林(45.03 t/hm2)、灌草坡(64.30 t/hm2);(2)年平均土壤侵蚀量由小 至大依次为厚荚相思林(0.26 t/hm2)、尾巨桉林(0.29 t/hm2)、灌草坡(0.32 t/hm2);(3)年平均水土养分 (N、P、K)流失量由小至大依次为厚荚相思林(0.036 kg/hm2)、尾巨桉林(0.039 kg/hm2)、灌草坡(0.054 kg/hm2);(4)水土及其养分流失量在各植被类型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而在不同年份之间的差异极显著。根 据5 a各植被恢复过程中水土流失量的大小,可划分为流失高峰期(造林当年)、流失减缓期(造林后2~3 a) 和流失稳定期(造林后4~5 a)3个阶段;(5)水土流失量的季节变化程度由大至小依次为夏季(48.6 %~72.5 %)、春季(20.8 %~48.2 %)、秋季(2.5 %~3.9 %)、冬季(0.7 %~2.8 %),分别与同期降雨量的季节分配相吻 合;(6)在广西营造短周期工业用材林,对于保持水土、减少养分流失、维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15.
总结了24个具有年代控制的全新世剖面的孢粉记录后,得出以下主要认识:一是孢粉资料揭示出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的全新世植被类型存在差异,在基岩山地和河谷地带全新世曾发育有森林植被,而黄土塬面上和黄土/沙漠过渡地带全新世植被以草原为主,未见森林植被.二是考虑到年代误差范围,尽管黄土高原不同地貌单元的全新世植被类型不同,但植被变化反映的环境演化格局基本一致,即早全新世黄土高原气候较干燥,中全新世气候温暖湿润,晚全新世气候又开始变干.  相似文献   
816.
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壤种子库植被恢复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小支撑多样点选择研究样地、深层次土壤取样和幼苗萌发法等试验方案,探讨了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云南东川野鸭塘小流域土壤种子库植被恢复潜力,研究表明:在0~40 cm深层次土层中,不同土地类型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潜力大小依次是沟道、荒草地、林地、灌木地.随着土壤层次深度的增加,不同土地类型土壤种子库萌发潜力差异显著,林地、沟道土壤种子库萌发潜力表现为表聚特征,萌发种子主要集中在0~5 cm的表土层;灌木地土壤种子库萌发的种子比较均匀地分布在0~40 cm土层中,表现为明显的均匀化特征;荒草地土壤种子库萌发的种子在0~5 cm表土层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5 cm以下的土层中,种子下聚特征突出.在20~40 cm深层次土层中种子萌发潜力表现为荒草地最大,灌木地、沟道次之,林地最小.  相似文献   
817.
以苏南地区村庄植被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包括生态效能、美学效应和社会效益3个评价准则层和15个评价因子的新农村村庄植被景观综合评价体系。通过构 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以求得评价指标权重,并以该评价体系对苏南地区村庄植被景观进行综合评价。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村庄植被景观的分析与评价,可具体地指导村庄 绿化建设及优化。  相似文献   
818.
塔里木河下游植被覆盖动态变化遥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基于遥感等信息化技术,对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应急输水前后的植被覆盖度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选取塔里木河下游地区1999年TM、2002年ETM~+和2004年的ASTER等3期夏季遥感影像和基础地理数据,基于RS,GPS及GIS等技术,通过分类体系划分、遥感信息提取、野外验证等方法,完成了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分析.结果 应急输水工程实施后,研究区河道两侧较大范围内的中、高盖度植被覆盖面积明显增加,劣、低盖度植被覆盖面积持续下降,部分地区还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逆转,生态环境逐步趋于好转.结论 基于RS,GPS及GIS等信息技术,建立植被覆盖度动态监测体系,是研究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的重要手段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19.
小林 《科学大观园》2010,(22):70-70
法国科学家们近来发现了过去的极端环境是如何影响植被把阳光反射到太空中的。这些结果将为人们寻找远古生命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820.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选取辽宁省康平县海洲乡的典型土壤和典型植被的根际土测其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对在相同生长状况下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行比较,分析在沙地治理过程中土壤肥力质量的响应与演变规律,为寻求该地区的最佳固沙植被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基本变化趋势为: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土;各类型的微生物在不同类型的沙土中分布比例不相同,微生物三大类群总数量排列依次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半固定沙丘不同地带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类群组成和各类群之间的比例各不相同;不同植被在相同的生长地带土壤微生物的组成比例各不相同,其中乔本植被微生物数量要高于灌木丛和草本植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