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5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17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201篇
教育与普及   39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7篇
现状及发展   21篇
综合类   4711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17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425篇
  2011年   522篇
  2010年   462篇
  2009年   426篇
  2008年   377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观察了Cr12合金中(CrFe)7C3碳化物的精细结构,证实其晶粒内部存在层错亚结构;并发现同一晶粒内存在几个沿不同位向排列的平行层错群,不同平行群间呈约90°夹角。STM图象的快速Fourier变换(FFT)及逆变换(IFFT)结果表明,层错排列具有一定周期性。实验测得层错面间距为 50 nm。  相似文献   
72.
基于STM式三维nm级轮廓仪的检测原理、检测系统,研究了与其相关的检测技术.该轮廓仪可直接测量较大工件,扫描范围为140μm×140μm,分辨率达nm级.最后对工作台扫描非线性及扫描控制技术进行讨论,并利用多项式拟合法补偿工作台扫描的非线性误差,进而提出了一种平滑反馈扫描技术.  相似文献   
73.
天津地铁盾构施工对邻近工程设施影响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为研究盾构掘进施工对周围土体及邻近工程设施的影响,在现场实测天津地铁1号线盾构试验段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对盾构掘进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进一步分析了盾构掘进对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和桩基础等工程设施带来的影响,得到了沉降槽曲线与影响临近工程设施的具体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工程设施离隧道越近,受到盾构掘进的影响越大,当距离3倍洞径以外时影响已经很小,距离大于4倍洞径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74.
隧道人工冻土帷幕边界雷达探测试验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冻结法施工过程中冻土帷幕边界的传统判定方法优缺点,以及比较冻结土体与天然土体电性差异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复兴东路隧道联络通道的施工,开展了采用探地雷达方法对人工冻土帷幕边界进行判定的试验.通过正演模型试验了解了冻土边界的雷达反射波波形、振幅及相位特征;对实测雷达剖面进行非线性滤波处理,以消除隧道内的电磁干扰,并通过追踪同相轴判定冻土边界.雷达剖面解释结果与由测温孔监测资料推算出的温度场分布所反映的冻土边界能够较好地吻合,可以弥补测温法中测温孔数量少、元件损伤而导致数据丢失的缺陷.  相似文献   
75.
针对既有隧道改建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具体实践,建立以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控制点为约束条件,改建量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初步确定线路位置;建立线路贯通性与限界适应性分析的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编制限界自动分析软件,确定最佳的线路设计位置,从而解决了既有隧道工程改用作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时线路贯通性和限界适应性的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76.
地质雷达在隧道健康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诊断运营隧道病害的程度,评价隧道的安全状况,分析了造成隧道衬砌背部存在缺陷的原因。阐述了采用地质雷达对隧道衬砌质量进行无损检测的原理及方法,井对某公路隧道进行了健康诊断。地质雷达探测结果表明:隧道衬砌背后出现的空洞都是孤立的,拱顶和拱腰的空洞总长占隧道总长的9%,隧道除拱顶衬砌厚度有4%小于设计值外,其余各部位衬砌厚度均大于设计值。对地质雷达探测结果采用钻孔法进行验证,其结果相吻合。利用检测结果评价该隧道衬砌结构安全等级,结果为B级。  相似文献   
77.
长岭隧道通过苦荞溪浅埋富水地段,隧道埋深浅,最小埋深不足12m。为保证施工安全,该段隧道开挖前对地表进行加固,同时配合超前地质预报,按照“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的施工原则,确保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78.
公路隧道地形复杂,交通量大,一旦发生火灾将产生极大的危害性。所以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必须做到可靠、先进并具有集成性和可扩展性的特点。介绍了目前公路隧道内较常用及成熟的火灾探测报警技术原理,并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势和弊端。  相似文献   
79.
结合某地铁区间盾构隧道所处围岩地质状况,引入荷载释放系数,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盾构隧道施工所引起的隧道应力场和位移场、管片环整环变形、地表三维沉隆变位与横、纵向沉隆曲线分布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隧道施工将引起呈带状分布于隧道拱顶的较大管片环应力,且该应力随施工进程增幅较小。(2)管片环最大和最小位移分别呈带状分布于盾构隧道拱顶和拱底,且随着掌子面的前行略有增加并渐趋稳定。管片环呈横向变形趋势发展,拱顶下沉量最大,拱腰外扩量次之,而拱底隆起量最小。(3)随着掌子面的逼近,前方约15m处地表形成隆起,随后下沉且该沉降速率较大,两侧土体向隧道中线移动,地表沉降槽较大但渐趋稳定。  相似文献   
80.
在隧道施工中,常规地质条件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对于较好围岩已设计了标准支护型式,而对围岩强度比较小的低强度围岩的标准支护型式还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在汪家冲隧道中,隧道的浅埋偏压段围岩白稳能力较差,容易出现漏顶现象,需要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漏顶的处理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