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7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70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4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14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给出将现有湍流模型用于浮力流的若干修正方案;分别运用湍流粘性系数模型和雷诺应力模型及它们的浮力修正型、双流体模型对几种典型的浮力流进行计算机模拟;最后提出选用浮力流湍流模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72.
本文给出了环形槽道有压科特流层流的解析解,还提出了形状参数P,强调形状参数P可用作研究环形槽道有压科特流层流流动状态的判据,并讨论了当P值不同时,所研究流场中的速度极环面和速度拐环面存在的条件和它们的坐标。这对环形槽道有压科特流紊流的研究极有帮助。  相似文献   
73.
开口空腔内湍流自然对流与表面辐射的耦合传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具有单个加热壁的二维方形开口空腔内的湍流自然对流与表面辐射的耦合传热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辐射强烈地影响腔内的流场及温度场,它既可增强也可减弱空腔的湍流自然对流换热;不同Rayleigh数和温差比下,空腔的总换热率及辐射所占份额均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4.
中性大气边界层模拟试验调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风洞模拟试验是风工程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在风洞中正确复现大气边界层流动特性,对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的风载和风振试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一直是风工程界学者所密切关心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实验室在风洞试验中模拟大气边界层流场的实践经验,并提出了完整而实用的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75.
利用Crowe和Smoot分散颗粒群轨道模型,对直立弯道内弧形百叶窗气固分离效果进行了数值分析,探索了一种可用于此类稀薄气固两相流复杂流场计算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这种数值模拟是可行的,能够揭示弧形百叶窗独特的分离机理。  相似文献   
76.
对设计工况下离心压缩叶轮内三维紊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计算使用加罚有限元方法求解三维、定常、不可压缩,时均Navier-Stokes方程和K-ε紊流模型方程。数值计算结果揭示了离心压缩机叶轮出口的射流-尾迹特性和二次流分布规律。本文的研究表明:加罚有限元方法具有预元复杂流场的能力,并且可以大大减小有限元方法的计算工作量。  相似文献   
77.
以压降法、压力脉动法、速度脉动法测定了横肋管中的临界雷诺数Re_C。当峰高k/d为0.01~0.06,间距s/k为7~40时,其值为850~2100。在流动稳定性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峰高、间距及初始扰动等因素对Re_C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本文从流体流动和传热的角度,对二维平行平板通道中空气绕流三角形钝体的流场进行了数值预测和相应的实验验证。湍流的时均值方程组用k-ε模型封闭,并经流函数-旋涡度变换后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求解,在对流场壁面边界的处理上采取了更为简便的近似办法。  相似文献   
79.
本文作者将自己建议过的圆管湍流运劝的普适速度分布,用于不可压缩流动中顺流平板湍流边界层的分析,通过 Karman 动量积分,得到一组简明、准确的参数分析公式;进一步完善了内层变量法,给出了阻力系数 C_D 的积分式,以及相应的功应力公式和阻力公式。另外对部分重要阻力公式作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80.
本文应用二流湍流模型和“常数有效粘度”,并将“混合长度”作为湍流流团的平均尺寸来模拟定常和非定常、二维轴对称湍流射流.二流湍流模型假设湍流流场中的每一点为“湍流”和“非湍流”流体所交替占据,从而模拟了湍流的“间隙”现象。本文将计算值与完整的定常二维轴对称湍流射流的实验值进行比较,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可靠性;而非定常射流的计算结果则与相对应的定常射流的计算结果及现有的非定常射流的实验值进行了比较,取得了可以接受的一致性。本文还对数学模型及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