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257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2009年2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两会召开前夕通过新华网与网民进行了首次在线交流,此举是继胡锦涛主席去年6月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民在线交流之后,中国高层领导人通过网络互动方式与百姓直接交流的又一重要行动。借这次在线交流,温总理深情表示:“今天的在线交流是一次用心谈话”,  相似文献   
192.
《科技智囊》2008,(5):84-92
时事·胡锦涛·内政活动 1.3月15日,“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开幕。胡锦涛出席有关活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本总理福田康夫分别发来贺词。  相似文献   
193.
去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竞争,愈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4.
"昨天我浏览了一下新华网,他们知道我今天开记者招待会,竟然给我提出了几百个问题。我觉得他们对国事的关心,深深感动了我。他们许多建议和意见是值得我和我们政府认真考虑的。"这一番话,是今年"两会"结束后温家宝总理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的开场白。温家宝将了解网络上的民意作为自己对记者会的一个准备:将网友提问作为"其实关心两会的是全中国人民"的注脚。而网民将温家宝的这席话视为政府直接倾听来自民间声音的一个证明。  相似文献   
195.
《科技智囊》2006,(10):86-91
1.8月21日至23日,胡锦涛出席在京举行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并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均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96.
骆宾 《科技园地》2005,(2):46-46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中讲到“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只有我们全面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的发展观看待职业技术教育。才能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7.
《汕头科技》2005,(2):4-4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2004年10月27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讨论了《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98.
《宜宾科技》2006,(1):3-5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1月9日至11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立协的重要讲话,温家宝作了题为《认真实施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开创我国科技发展的新局面》的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出席大会。这是继1956年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之后科技界的又一次盛会,是科学技术的又—个春天。  相似文献   
199.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造成的伤害令世人震惊和悲痛,灾难讯息传遍全球,刺痛着每个人的心。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令人钦佩和感动,人民军队的快速集结和有效救助,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一举一动,让世人为之惊叹! 虽然现代科技发展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地震活跃带的分布、掌握地震来时如何避险以及震后如何依靠科技开展抗震救灾等基本常识,对防备和降低突如其来的灾难性地震影响还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渡尽劫波真情在,警钟长鸣祭亡灵。悲痛之余,有必要提醒国人,千万不要把地震想得太远,看得太简单,其实,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只是大多数人没有觉察到它的威力。以史为鉴,防患未然,珍爱生命,延续传承!  相似文献   
200.
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08年1月8日在北京召开,胡锦涛、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参加大会,并给获奖人员颁奖.我校此次共有7个项目获奖,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5项,居全国第三位,也是我校连续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第三年居全国高校前三位,获奖项目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