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广西主要海水贝类养殖区环境质量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6-2007年钦州近江牡蛎天然增养殖区、合浦廉州湾贝类(文蛤)养殖区的调查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和评价广西主要海水贝类养殖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在监测和评价的环境质量因子中,广西主要海水贝类养殖区的绝大多数监测指标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和海水水质标准(Ⅱ类)的要求,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适合发展贝类养殖生产。广西主要海水贝类养殖区的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及沉积物中重金属铜、锌、砷等,这些监测指标在贝类养殖区局部出现超标情况,其中钦州近江牡蛎天然增养殖区2007年无机氮平均含量(0.40mg/L)超标0.34倍,铜含量最高值(39mg/kg)超标0.11倍,锌含量最高值(474mg/kg)超标2.16倍;合浦廉州湾贝类养殖区的东江口监测点2007年的无机氮(0.380mg/L)和活性磷酸盐(0.0362mg/L)略为超标,但均比2006年明显降低,2007年党江深水区监测点砷含量(39.11mg/kg)超标0.96倍。超标原因是养殖区外源污染或环境本底超标,而非贝类养殖自身污染所致。  相似文献   
72.
为监测渤海海域有机锡污染情况,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法于2008年5月对渤海海域7个重要港口9个站位的表层水体、底泥和低等海洋生物的有机锡污染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渤海海域各主要港口水域表层水体有机锡含量较低,均低于检测限;底泥中有机锡污染物检出率达86%,含量大部分高于检测限及一般发达国家制定的环境有机锡残留标准.影响有机锡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港口船舶吞吐量、水文状况、季节及与大型码头的距离.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渤海海域各主要港口存在有机锡污染,部分港口污染还很严重.  相似文献   
73.
分析了渤海西部海域发育复杂的断块小油田群,其中歧口18—2油田是这类小油田群的典型代表,此次研究重点从偏移方法和偏移速度求取2个关键方面展开。通过研究,成像效果改善明显,新识别多个油田内部小构造和小断层,更新了对油田地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74.
渤海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相似文献   
75.
渤海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76.
报道山东沿海贝类鳃表及外套腔中共栖的3种触毛亚目盾纤类纤毛虫:厚鱼钩虫(Ancistrum cuassum)、日本鱼钩虫(Ancistrum japonicum)及亚桶形后口虫(Boveriasubcylinduica)。文中活体观察、蛋白银及银地染色对其活体形态学、纤毛图式及银线结构进行了综合描述;,对采自4种不同宿主的厚鱼钩虫种群进行了比较研究。该文系后口虫属纤毛虫在我国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7.
双壳类软体动物的水产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壳类是水产养殖业中非常重要的养殖贝类,在世界范围其产量日益增长。作者综述了近年来以壳类遗传学研究进展,包括遗传变异、数量遗传、选种育种、杂交育种、染色体及分子遗传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8.
北部湾及附近海域栉江珧性腺发育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梅芳  余祥勇  叶富良 《广西科学》2000,7(2):140-143,157
通过对北部湾及附近海域栉江珧性腺进行周年切片观察,根据生殖细胞发育状况和各类型细胞在滤泡中所占的比例,将栉江珧性腺发育过程分为增殖,生长,成熟,排放和休止5个月。观察发现雄性性腺发育过程吕性细胞呈现区域性同步化分布特征;雌性性腺的不同部位发育程度也有一定差异。造成性腺分批在熟排放。湛江附近海栉江珧在5月和10月形成两个繁殖高峰期,休止期不明显,切片中还观察到少量栉江珧个体存在雌雄同体现象。  相似文献   
79.
东海黄海渤海8个主要分潮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应用球面坐标系下ECOM数值模式,数值模拟了东海黄海渤海的8个主要分潮M2、S2、N2、K2、K1、O1、P1和Q1.采用高分辨率网格,计算区域包括东海黄海渤海、东海陆架坡和琉球以东西北太平洋,考虑实际水深和岸线.开边界条件由全球大洋潮汐模式计算的调和常数给出.较成功地模拟出了8个分潮的传播特征,再现了计算区域内半日分潮的5个无潮点和2个蜕化的半个无潮点、全日分潮的3个无潮点.与65个潮位站的观测资料比较,模式计算的M2、S2、K1和O1分潮振幅和位相的均方差分别为7.85 cm和6.81°,5.04cm和8.14°,3.82cm和13.04°,4.34cm和9.33°.与17个潮位站的观测资料比较,N2、K2、P1和Q1分潮振幅和位相的均方差分别为3.64cm和7.89°,8.47cm和10.51°,1.76cm和7.56°,1.50cm和26.34°.模式模拟的结果可为河口海岸小区域模式提供较为可靠的外海开边界潮汐调和常数资料.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