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1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39篇
系统科学   95篇
丛书文集   140篇
教育与普及   10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4242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8 毫秒
41.
利用Langanke等人给出的新的弱相互作用理论,分析了在超新星前身星阶段,电荷屏蔽对电子俘获的影响.分析中屏蔽势采用最近Itoh等人用线性响应理论导出的结果.表明在高密情况下电荷屏蔽对电子俘获率的影响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42.
思维有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二种,其中数学直觉思维有简维性、创造性、自信力等特点,直觉思维的培养可以扎实基础、渗透数学的哲学观点及审美观念重视解题教学,设置直觉思维的意境和动机诱导等方面去进行。  相似文献   
43.
介绍了渗透变形的特征,危害及其影响因素,阐述了渗透变形的预测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4.
采用Greene-Aldrich指数型近似方法近似表达径向方程非线性离心项,利用P-NU方法研究了含修正Yukawa-Kratzar势场的Schr?dinger方程束缚态解析解问题,得到了归一化的束缚态波函数和相应能量本征值方程,数值求解能量本征值方程并和真实值数据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45.
Lewis酸的电负性(xL)和原子势(Z/rc)是影响Lewis酸硬软度(FA)的主要因素,本文给出了它们之间的数学关系式.根据FA值大小,把Lewis酸分成三类,这与Pearson分类基本一致.用最小二乘法成功地建立FA与配合物的lgKf的线性回归方程,均通过F检验.  相似文献   
46.
给出修正Poeshl-Teller势Schroedinger方程散射态的精确解(一维和三维S波),获得了与束缚态不同的一些物理结果。有关散射态的结果均作为特例包含在一般结论之中。  相似文献   
47.
利用最小作用量原理建立了理想流体平面势流与保守力场中质点平面运动之间的比拟关系。  相似文献   
48.
Ru原子高Rydberg态能级的唯象势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文[4]提出的用于碱金属原子的唯象势推广到一般原子的高Rydberg态,并对Ru原子4d7(4F)ns(n=28-45)和4d7(4F)nd(=26-48)系列的Ryd-berg能级进行PWKB计算.在理论值与实验数据之间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讨论了所得结果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49.
制备出了PVA/PAN渗透汽化复合膜,活性分离层PVA的厚度为1~10μm,并将其用于乙醇-水混合物的分离.结果表明,热处理条件能显著影响PVA/PAN复合膜的渗透通量、渗透选择性和分离指数.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的热处理温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50.
滩坝相低渗透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与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运用岩心分析、测井、生产测试等静态和动态资料,从多层次、多角度逐级揭示了平方王油田沙四中滩坝沉积特点。从层内非均质、层间非均质、平面非均质这三类储层的宏观非均质性入手,探讨了滩坝相低渗透油藏储层层宏观非均质性的地质特征及其对水驱油开发和剩余油形成、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层间非均质和层内非均质主要控制了油层的水淹层厚度及垂向的剩余油分布;平面非均质和层内非均质主要控制了油层的水淹面积和平面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