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31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336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本阐述了动作口令在武术课教学不同阶段的使用方式及特点即把讲解和示范分为固定的步骤,编成固定的口令程序来教学,便于教师的讲解,便于学生对动作的记忆.使学生能仔细认识动作的全过程和掌握动作节奏,既能分解教学提高动作质量,也能由分解向完整动作过渡;使学生掌握套路运动的特点,有利于培养武术意识.  相似文献   
982.
983.
通过对高校武术普修课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阐述了武术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能尽快掌握武术动作。  相似文献   
984.
通过对高校大学生二年级两个乒乓球选项班的实验研究,发现现行的高校乒乓球选项班技术标准有难度低、辨别系数低的现象,并得出考核标准应与实战挂钩,才能使学生学到的基本技术符合比赛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985.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可提高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在液压传动课教学实践中,利用上述非智力因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6.
本文研究微课在高校计算机公共课Blending Learning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首先分析Blending Learning和微课在高校计算机公共课中的特点,然后总结高校计算机公共课Blending Learning中微课的设计和应用方法。基于认知负荷理论设计了"微课学习任务单"并且结合动机模型(ARCS)设计了调查问卷,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初步在教学班级实践了3种类型微课的应用。实践调查分析了微课在高校计算机公共课Blending Learning中的学习效果,总结了学生对于微课类型和运用的教学环节的偏向,为在高校计算机公共课中使用微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87.
针对大学生的学风状况,本文结合慕课的特点,借助相应的资源与平台优势,弥补地域差异,帮助大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做好时间管理。  相似文献   
988.
学科教学法的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知识的教学,需要多以课例为支撑,需要教师去积累课例,精选课例,创造课例.学科教学法的教学以课例为支撑,主要是以文本课例为支撑、以视频课例为支撑、以现场课例为支撑和以自身课例为支撑,由此给学生搭建一个"认知支架".  相似文献   
989.
王小惠 《科技信息》2010,(28):226-227
本文通过对升格后的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程的总结,分析了对该课程在教材的选购、教学资源的配备、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0.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特点,阐述了如何将以建构主义思想为基础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融入课程教学中的方法和实施步骤,并对教学过程中的任务的设计方法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实践表明,这种新型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培养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与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好地实现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