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3篇
丛书文集   40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6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8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51.
CdTe量子点荧光量子产率及生物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在水相中直接合成CdTe量子点,实现半导体纳米晶体的水溶性.利用巯基乙酸包覆的CdTe量子点外端的羧基与牛血白蛋白的氨基,通过偶联剂的作用形成酰胺键,从而达到标记蛋白质的作用.利用荧光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标记前后体系的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的变化以及荧光量子产率,通过透析膜对标记后的牛血白蛋白进行纯化,进一步用琼脂糖电泳证明牛血白蛋白与CdTe量子点的结合.  相似文献   
852.
回顾分析了50例痰热注射剂治疗晚期肠癌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观察痰热注射剂的临床疗效。结果痊愈2%,显效56%,有效8%,总有效率达66%。认为痰热注射剂治疗晚期肠癌并发肺部感染能够缩短控制感染的时间,且安全性高,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53.
有线电报事业是在抵抗西方列强的窥视和侵略中,为满足军事、经济等方面的迫切需求而创建并发展起来的.对晚有线电报事业的创建和发展过程进行分析与研究,认为虽然它的发展相对西方国家比较滞后,但对于中国来说,开创了通讯事业的新纪元,奠定了中国电讯事业的基础,并且在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推动了晚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54.
以六偏磷酸钠(sHMP)为修饰剂,制备TiO2纳米粒子.研究TiO2纳米粒子与人血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建立共振光散射法测定微量白蛋白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是0.2.65.0mg/L,检出限为0.168mg/L.此方法用于人血样品中白蛋白的测定,回收率为99.3%.100.6%.  相似文献   
855.
槲皮素与卵清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和分子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重要载体蛋白,具有储运内源性代谢产物和外源性药物小分子等重要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856.
晚清无线电报技术经由期刊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整理晚无线电报技术经由期刊在中国传播的特殊途径,分析期刊传播无线电报技术的重要意义和影响.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和考证法.结果 详细列出了晚期刊中有关无线电报技术的文献,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期刊作重点分析.以3份期刊为例,介绍早期在中国通过期刊传播的无线电报技术.<时务报>最早出现"无线电报"以及"电浪"(电磁波)一词;<知新报>最早报道传真电报知识;<东方杂志>较为深入地传播了无线电报技术的广泛应用.结论 晚期刊传播无线电报技术完全不同于图书和报纸的传播渠道,这对信息交流、新闻事业和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奠定了无线电技术专业期刊产生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857.
运用荧光猝灭法和分子对接法研究pH及离子强度对抗癌药物白藜芦醇与人血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在实验pH和离子强度范围内,白藜芦醇对人血白蛋白的猝灭作用为静态猝灭,两者结合常数随pH增加而增加,随离子强度增加而降低;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在距离白藜芦醇4×10-10m范围内,存在3个带正电荷的氨基酸:Lys106,Lys199和His242.静电作用在白藜芦醇与人血白蛋白的结合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8.
不同缓冲体系的牛血清白蛋白插层蒙脱石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离子交换的原理,研究等电点两侧的不同pH值、不同缓冲体系对牛血白蛋白插层蒙脱石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pH值对蒙脱石插层影响显著.在采用低于蛋白质等电点的pH值且利用乙酸-乙酸钠作为缓冲体系时,蛋白质的插层容易造成蒙脱石层间的剥离.等电点两侧的pH值不同,会造成蛋白质插入量的显著差异.热重分析表明,蛋白质/蒙脱石复合物的热稳定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59.
将末端带OH、COOH、NH2、CH3的巯基化合物自组装于金片表面形成膜,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实现了牛血白蛋白(BSA)在金片表面自组装膜上的非特异性吸附研究.以铁氰化钾为探针,利用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EI)方法探究了膜在表面的形态.通过测量膜表面对水的静态接触角表征膜的形成及质量.SPR实时监测得到BSA在自组装膜表面的结合强弱顺序为:CH3>NH2>COOH>OH.同时还研究了形成自组装膜物质的链长对其抗非特异性吸附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0.
肾毒清颗粒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肾毒颗粒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大鼠一次冰水刺激,期间皮下注射 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0.06 mL/lOO g),造成大鼠血瘀模型,观察药物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肾毒颗 粒低剂量组(18 g生药·kg。)、中剂量组(36 g·kg。)、高剂量组(72 g·kg。)可使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血浆 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明显降低。结论肾毒颗粒对急性血 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