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3篇
  免费   326篇
  国内免费   682篇
系统科学   796篇
丛书文集   531篇
教育与普及   2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9篇
现状及发展   48篇
综合类   8656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41篇
  2022年   208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302篇
  2014年   462篇
  2013年   515篇
  2012年   539篇
  2011年   610篇
  2010年   555篇
  2009年   624篇
  2008年   630篇
  2007年   535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81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177篇
  1996年   182篇
  1995年   194篇
  1994年   165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116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在群决策中存在着多个决策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偏好独立选择决策方法 ,对决策方案集作出决策后 ,应综合确定群体决策方案的多人多指标群决策问题 .针对这类决策问题具有决策信息量较少 ,而决策一致性较差的特点 ,分析了总体偏差法、足码法及其相关改进方法的优缺点 ,提出了一种多人综合评价的最优分配解法 .该方法通过建立决策方案集与决策名次之间的关联矩阵 ,并根据关联矩阵对方案集进行分类 ,在此基础上构造最优决策模型 ,利用整数规划中的最优分配解法求解最优模型 ,从而得到方案集的综合排序 .该方法简单实用 ,并且克服了总体偏差法、足码法及其相关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2.
以滑动磨损过程中产生的磨粒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数量与粒径间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磨损状态间的耦合关系.通过分析铜合金销与碳钢盘在干摩擦条件下相互对磨所产生的磨粒群和销试样磨损量,发现磨粒的累积分布和微分分布特性随磨损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磨损开始阶段,磨损程度逐渐减小,磨粒群分布曲线由平缓变得逐渐凸、陡;达到磨损平衡状态后,磨损率达到最小,磨粒群微分布曲线的幅值达到最大,横向宽度达到最小;随着销与盘间互适性变弱,磨损程度增大,磨粒分布曲线变得越来越平缓,横向宽度逐渐增大;磨粒分布曲线随磨损时间的变化规律与磨损率随磨损时间的变化规律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可为科学诊断和预测摩擦学系统状态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43.
介绍了粒子群算法的基本原理;比较了粒子群算法与遗传算法,分析了二者的信息共享机制、全局收敛性以及算法的特点;并且对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4.
关于有限群可解的几个定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有限群的特殊极大子群的θ—子群偶对该群可解性的影响,得出几个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5.
根据盐酸大观霉素的溶解度特性,采用自然冷却法培养出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采用冷却和溶析两种结晶方式得到的盐酸大观霉素晶体都属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盐酸大观霉素分子中的羰基以水合形式存在。由结构分析推测,b方向氢键作用形成的分子链是盐酸大观霉素晶体呈棒状外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6.
称群G的子群H为G的s^-拟正规子群,如果G中存在p-Sylow子群与H可换,其中p为|G|的任意素数因子.本讨论了s^-拟正规子群的性质并给出一个群为可解群的一些条件.  相似文献   
147.
设G是有序群,R是G-分次环,则Z(R)^ ̄=Z(R) ̄=ZG(R)=Z(R),ZG(R)分别表示R的奇异理想和分次奇异理想。  相似文献   
148.
若群G的同阶元均在G中共轭,则称群G为SC-群。本文给出了可解SC-群,剩余有限SC-群的剩余中心SC-群的刻划。并对所为奇阶元SC-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9.
引入纯非交换群的概念,利用自同构群与完全群的密切关系,得到了纯非交换群与半完全群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0.
集合上的Yang-Baxter方程的又一个解与“群上的亚同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顾沛 《科学通报》1997,42(15):1602-1606
1 集合上的Yang-Baxter方程的又一个解关于集合X上的Yang-Baxter方程R_12R_13R_23=R_23R_13R_12(1)的解R,Drinfeld指出目前只有两个例子.一个是Lyubashenko提供的:R(x,y)=(S(x),T(y)),x,y∈X是方程(1)的解的充要条件是ST=TS.另一个例子是Venkor提供的:记“°”是集合X上的运算,则R(x,y)=(x,x°y),x,y∈X是方程(1)的解的充要条件是:x°(y°z)=(x°y)°(x°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