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5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7 毫秒
41.
镁合金生产中SF6混合气体的工业化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气体保护机理,采用SF6混合气体保护镁合金熔液。论述了保护的原理、方法,介绍了混合气体各组元的配比、流量,提出了在气体保护工艺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镁合金的熔炼质量和工作环境均能得到极大改善。  相似文献   
42.
XeO2混合气体中O2碰撞弛豫截面的量子力学计算曾繁华(四川宜宾师范专科学校)杨传路(四川轻化工学院)杨向东(四川联合大学应用物理系)碰撞驰豫截面由量子力学方法计算的结果,与实验值比较,可以检验计算过程中,所使用的相互作用势模型对反映原子分子间相...  相似文献   
43.
致密热解碳层的混合气体包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致密热解碳层是高温气冷堆包覆燃料颗粒的关键组成。该文介绍了在流化床包覆炉中采用丙烯(C3H6)和乙炔(C2H2)的混合气体作为反应体系的包覆工艺,以消除只用丙烯作为包覆气体时产生的热效应。讨论了包覆工艺参数(沉积温度、乙炔浓度等)对致密热解碳层的密度、沉积速率和碳利用率的影响,确定了制备致密热解碳层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的结果在生产规模流化床包覆炉中得到了验证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4.
45.
《石河子科技》2012,(3):63-63
<正>1、防混合气过浓受夏季高温的影响,车内的热量孔膨胀,这使得汽油流量增加,加速其蒸发,最终导致混合气过浓。因此,应调小量孔,调整加速装置与节气门摇臂连接的位置,适当降低油面高度,以减少供油量,防止因混合气体过浓导致行车危险。2、防气阻现象炎热的夏季,汽油机燃料系统容易因温度升高而发生气阻现象,致使油路供油不足甚  相似文献   
46.
卤代烷替代工作必须坚持传统灭火技术和卤代烷替代技术并举、发展中的替代技术必须在安全范围内使用的原则.卤代烷替代灭火系统的建设与使用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设计规范并结合系统的技术特性进行.本文从灭火原理、优缺点上,对目前国内常见的替代卤代烷的几种气体灭火系统,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7.
以氦-氩混合气体为保护气氛,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进行了TIG焊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了电流强度、气体流量、焊接速度对焊接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接速度对焊接质量影响最大,电流强度次之,气体流量影响最小。获得良好焊逢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焊接电流60A,氦-氩混合气体流量115ml/s,焊接速度3.2mm/s。  相似文献   
48.
SF6/R12混合气体绝缘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汤逊第一电离系数和电子附着系数的测量表明:当混合比在50/50左右时,SF_6/R12混合气体的耐电强度比两种气体组分都高,约为 SF_6的1.5倍.由于 SF_6可有效地抑制 R12在放电时析出碳微粒,且50/50的 SF_6/R12混合气体的成本仅为 SF_6的53%,因此这种混合气体有工业应用前途.基于本研究工作,已研制成一台 SF_6/R12混合气体绝缘的100kV 标准电容器样机.  相似文献   
49.
逊脉冲法测量SF_6/N_2的预放电参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汤逊脉冲法测量了SF6/N2混合气体的有效电离系数、电子漂移速度和电子扩散系数.分析了激光脉宽对电流波形测量的影响,并提出了对测得的电流波形进行校正的方法.采用本法得出的SF6/N2混合气体的临界击穿场强与其他研究者报道的数据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0.
油田伴生气经常会发生燃爆事故,为提升采油过程的安全性,需研究N2与CO2在井筒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抑爆效果. 目前对于高温高压条件下固定可燃气体积分数,不同体积分数N2和CO2对爆炸特性影响的研究较少. 对40 °C,初始压力0.5、1.0、2.0 MPa,不同N2和CO2体积分数下CH4/C2H6/C3H8混合气到达最大爆炸超压的时间、最大爆炸超压和爆燃指数KG进行了相关研究,分析了不同初始压力和2种惰性气体对爆炸特性参数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初始压力下N2和CO2各自的惰化机理相同;CO2的惰化效果优于N2且存在最优点,该点之前CO2的惰化效果与N2相比优势逐渐增强,由化学作用占主导地位,该点之后化学作用已达到最大效果,因此CO2的惰化效果虽仍强于N2,优势却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