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8篇
系统科学   21篇
丛书文集   108篇
教育与普及   9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2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综合类   234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31.
始建于1905年的延长油矿是中国大陆上发现和开发最早的油田。在延长油矿早期(1905--1949年)勘探与开采中,有5件重大事件,即:从延长石油官厂的成立与中国近代陆上第一口油井、民办油矿的呼声、美孚对陕北的钻探与石油地质调查、中国人进行的早期陕北石油地质调查和有力地支援抗日战争的功臣油矿。  相似文献   
132.
急倾斜煤层水平分层综放开采岩层移动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进一步认识水平分层综放开采的开采沉陷特点,运用相似材料模型实验,对某矿大倾角煤层的开采沉陷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揭示了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层深部开采岩层与地表移动规律.  相似文献   
133.
应用PFC2D计算程序,对某矿水平与倾斜联合布置的折线型综采面,分析了散体顶煤和破碎直接顶的落放过程及落放形态,揭示了不同放煤步距连续推进模式下的煤损动态特征,并对不同放煤顺序的顶煤回收率及支架受力工况进行了优化分析. 研究表明:折线型综采面采用自上而下的回采顺序,顶煤回收率高,支架受力均匀;低位单口放煤时,放出体形态向采空区侧偏转;在支架连续推进过程中,煤损形态节律性变化;大倾角厚煤层综放开采,采用中档放煤步距的经济技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4.
李森 《科技信息》2007,(22):268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煤层构造较为复杂,目前大部分生产矿井转向深部开采,面临剥离较薄煤层的问题。采用适合平煤地质条件的综采设备,对较薄煤层进行高效开采,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5.
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在这些矿区的试验成功及其全面推广,成功的解决了我国各种复杂条件下厚煤层开采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全面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得困难的煤炭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同时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也已经成为中小煤矿技术改造和企业升级的有效技术途径,成为我国煤矿实现技术改造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强有力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6.
深部软岩巷道爆破卸压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控制深部软岩巷道的变形,利用爆破卸压技术,对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矿高应力软岩巷道进行了爆破卸压工程试验,充分改变围岩应力状态,使巷道的变形量及稳定时间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7.
针对急倾斜厚煤层特点,采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侧向放煤规律,提出了急倾斜侧向放煤协同最优控制开采原理、工艺过程和特殊的顶底板控制技术,对于厚度在3-8m的急倾斜煤层,将工作面布置成伪倾斜状,采用自制的柔性掩护支架成功地实现了侧向放煤开采,回采率达96%以上,介绍了爆破落煤、支护与移架方式、侧向放煤和运煤等工艺。  相似文献   
138.
复合离子聚合物调剖剂深部调剖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复合离子聚合物调剖剂的组成和化学反应原理进行了研究,根据大庆油田目前所用的配方,通过室内实验得到了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多种配方调剖剂,并对其成胶特点、在岩心中物理堵塞作用的大小、以及用量对调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离子聚合物调剖剂的交联时间可以控制,成胶时间从2天到十几天不等.成胶后强度大,粘度大于20 Pa\5s且有效期长,在实验观察9个月的时间里,冻胶的粘度没有明显降低.另外,复合离子聚合物调剖剂对地层的堵塞作用大,地层条件下可使渗透率降低60%以上.该调剖剂已在大庆油田进行了矿场试验,并取得了良好的调剖效果.  相似文献   
139.
用将地下水数值模型嵌入地下水管理模型的方法 ,建立了大同城郊平原区地下水优化管理模型。在约束条件下 ,用单纯形法对地下水管理模型求解 ,提出了在地下水位降深 1m、2 m时不同水文地质分区的优化开采量  相似文献   
140.
1 数据挖掘产生的背景我们正处在信息化的社会 ,大量信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大堆问题 :第一是信息过量 ,难以消化 ;第二是信息真假难以辨识 ;第三是信息安全难以保证 ;第四是信息形式不一致 ,难以统一处理。人们开始提出一个新的口号 :“要学会抛弃信息”。人们开始考虑 :“如何才能不被信息淹没 ,而是从中及时发现有用的知识、提高信息利用率 ?”面对这一挑战 ,数据开采和知识发现 (DMKD)技术就应运而生 ,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 ,随着数据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 ,人们积累的数据越来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