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3篇
系统科学   33篇
丛书文集   62篇
教育与普及   160篇
理论与方法论   46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234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逻辑斯特模型常被用来预测油田晚期勘探阶段的石油资源,还可用来预测一个油区的含水率变化过程。文中应用改进的神经网络算法和结构。预测油田的含水率变化趋势,并与Logistic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是一种可行的石油资源外推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2.
以油田污水为处理对象,系统地研究了新型絮凝-缓蚀剂(CMT-A)的絮凝和缓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CMT-A不仅有优异的絮凝净水能力,而且对污水的腐蚀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点蚀有突出的抑制效果.本文对CMT-A的絮凝-缓蚀机理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3.
低渗透油田的开发,由于储层孔喉细小,固液界面分子力大,含油饱和度低,单井产能低,建设投入高等,工作难度很大.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对陕北安塞特低渗透油田的开发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指出:前期油藏研究是开发低渗油田的基础;坚持试验是开发低渗油田的实践依据;适用配套的工艺技术是开发低渗油田的必要手段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着眼点;严细周密的管理是开发低渗油田的保证.文中论述了前期油藏工程和8项配套技术,并概述了开发管理模式及开发评价.  相似文献   
144.
一株来自深海沉积物的低温、嗜压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西太平洋5 060 m深的海底沉积物中分离到一组低温菌,对其中一株细菌WP02-2-25进行了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鉴定.结果表明该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温度生长范围在28℃以下,最适生长温度15℃,pH耐受范围为4.5~9.5;最适pH值7.5.能够利用D-葡萄糖、甘油和麦芽糖作为唯一碳源生长并产酸,氧化酶和接触酶呈阳性,可以水解明胶和还原硝酸盐,但不能继续还原亚硝酸盐,产H2S气体.依据其生理生化性质、系统发育学、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该菌属于深海中特有的菌属Moritella属,与嗜压菌Moritella japonica种有99.47%的同源性.生理生化指标表明,这两株菌不完全相同,Moritella japonica可以利用果糖、不能利用麦芽糖,而WP02-2-25正好相反.另外,两者的最适生长温度也不一致,前者属于嗜冷菌的范畴;后者属于耐冷菌.  相似文献   
145.
本文在探讨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对油田企业如何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行了思考与剖析,总结出自己的看法:一、建立机制,保证运行;二、上下结合,锁定目标;三、过程控制,预警管理;四、检查监督,考核兑现。  相似文献   
146.
利用淀粉酶筛选培养基平板从27个深海沉积物样品中筛选得到30个具有胞外淀粉酶活性的菌株.其中革兰氏阴性细菌有22株.阳性细菌有8株.对这些细菌的基因组DNA进行ERIC—PCR和BOX—PCR扩增.指纹图谱显示大部分菌株均存在数目不等的各自独特的带型.各特异性扩增的主带型能重复稳定出现.比较两种引物的指纹图谱.显示ERIC—PCR比BOX—PCR具有较丰富的图谱多态性.对产生的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学分析.30株细菌可分为10组.其中5株细菌分别独立成组.最多的第Ⅱ组包含有8株细菌.而在同一聚类组内的细菌可能是处于进化上亲缘关系较近的位置.研究显示,30株菌具有丰富的种属多样性.揭示了深海微生物资源的丰富和潜力.ERIC—PCR和BOX—PCR技术可用于对深海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7.
从西太平洋5060m深的海底沉积物中分离到一组低温菌.对其中一株细菌WP02—2—25进行了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鉴定.结果表明:该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温度生长范围在28℃以下.最适生长温度15℃.pH耐受范围为4.5~9.5;最适pH值7.5.能够利用D-葡萄糖、甘油和麦芽糖作为唯一碳源生长并产酸.氧化酶和接触酶呈阳性.可以水解明胶和还原硝酸盐.但不能继续还原亚硝酸盐.产H2S气体.依据其生理生化性质、系统发育学、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该菌属于深海中特有的菌属:Morifella属.与嗜压菌Moritella ja ponica种有99.47%的同源性.生理生化指标表明.这两株菌不完全相同.Moritella.ja apoinca可以利用果糖、不能利用麦芽糖.而WP02—2—25正好相反.另外.两的最适生长温度也不一致.前属于嗜冷菌的范畴;后属于耐冷菌.  相似文献   
148.
基于PCR-DGGE技术的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多态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PCR-DGGE技术,通过对中国不同区域环境下的油田区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多态性的评价,探讨微生态环境与微生物多态性之间的内在关系,初步揭示环境胁迫下微生物多态性与降解活性之间的制约性。结果表明,提取的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总DNA产率为3.45~11.7μg/g(以土壤质量计算),纯度为1.5~1.87,土壤含油率通过制约微生物数量和活性而对总DNA产率产生影响。在含水率较高的华东地区,其样品微生物种群多样性最高,DGGE条带数为西北地区样品的2~5倍。经过2个月的强化生物降解,东北地区样品的DGGE条带数约为原始样品的75%。  相似文献   
149.
根据深海采矿输送管道在采矿船牵引下运动,同时受到管道和管内流体重力、浮力和海水阻力作用的情况,采用有限元对输送软管进行了计算分析.从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可知:在输送管道下端安装浮体,得到了一种十分理想的采矿系统;海流和海浪对管道上端的结点反力有较大的影响,对管道下端的结点反力和管道的形状影响较小;采矿船运动对管道产生很大的阻力,对管道两端的结点反力和管道形状影响都很大.图8,表1,参9.  相似文献   
150.
马岭油田中一区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划分储层的流动单元可以深化对储层非均质性的认识,对预测剩余油分布、调整开发方案、提高采收率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流动层带指标、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以及粒度中值等参数,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将马岭油田中一区砂岩储层定量划分为4类流动单元;利用该区314口井的测井精细解释成果,研究了延安组Y9,Y10砂岩储层5个油层组连通体的流动单元平面展布状况;结合该地区的实际地质和生产状况,研究了各类流动单元的主要特征;分析了流动单元与储层吸水、产液以及剩余油分布之间的关系.指出流动单元Ⅰ,Ⅱ区仍是油田目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区域,是油田挖潜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