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139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引文分析的研究能够为特色学科文献资源的合理布局和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对淮海工学院海洋生物学2005—2009年的学术论文从引文的类型、语种、出版年代、期刊引用频次及馆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学院进一步加强海洋专题数据库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2.
华北工学院原名太原机械学院,是一所多科性高等理工科院校,座落在太原市风光秀丽的二龙山下、汾水河畔学院路,与古晋阳八景之一的“冽石寒泉”和汉代古迹窦大夫祠相毗邻,占地约1500亩.  相似文献   
63.
抗战时期的西北工学院是组成它的各校的特殊历史发展阶段。通过分析组成西北工学院的前身、教授及机构的组成分布状态、教学观、图书及实验设备、励志精神、民主精神等,使有关各校对抗战时期的西北工学院有一个全面的客观的正确的评价,进而统一思想认识,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64.
65.
陈荣教授,1963年生,江苏大丰人。1985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电机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自动控制系航空电气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5年5月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晋升为教授,现任盐城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66.
自李清照批评淮海词“少故实”以来,前人少有异议,今人则在同意易安意见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以此作为淮海词的语言特色而加以褒扬。词学研究上的这种不多见的现象,很自然地引发我们思考如下三个脚题:第一,“故实一的概念内涵究竟怎样?第二,作诗填词该不该讲究“故实”?第三,淮海词是否真如人们所说的那样“少故实”?  相似文献   
67.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原《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逻辑学栏目于2005年开设。当时设想达到的目标是:提到逻辑学论文就会想到《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的逻辑学栏目。  相似文献   
68.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盐城工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是江苏省一级期刊,《美国化学文摘》、《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主要刊载机电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建筑工程、纺织工程、汽车工程、海洋工程、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学术论文,欢迎广大高校教师、科技工作者及研究生赐稿。  相似文献   
69.
王健教授     
王健,男,汉族,1962年出生,山东济南人,工学博士,鲁东大学交通学院教授、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1978年3月至1982年1月于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农业机械化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84年9月至1987年1月于华中工学院计算力学专业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1994年3月至1997年3月于大连理工大学计算力学专业学习,获工学博上学位。1982年1月至2004年7月,在山东理工大学(原山东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97年晋升为教授.2004年7月调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工作。2009年10月到鲁东大学交通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70.
目的全面审视抗战时期国立西北工学院与其工程教育的课程体系,为近代中国科学教育史研究提供新线索。方法原始期刊文献分析和考证。结果 1938年,西北工学院在筹建之初,已设有土木、电机、化学、纺织、机械、矿冶6个系,后又增设水利工程和航空工程两个系,开设了投影几何、立体几何、工程数学、应用天文学、应用力学、材料力学、热机学、平面测量、大地测量、地质实习、电工学、河工实验、房屋建筑、污水工程、工程契约与规范等成系统的工程教育课程,并在矿冶、土木、水利、机械等方面尽力结合西北工业实践。结论其课程体系的成熟和完善,迅速提升了西北科学教育的总体水平,标志着西北工程教育体系之形成,从而加快了西方科学教育在中国西北本土化以及整个西北科学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