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0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14篇 |
教育与普及 | 18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1篇 |
综合类 | 4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47篇 |
2009年 | 33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潮间带地处海洋与陆地相交地带,环境恶劣,该区生活的生物具有明显的两栖性。对浙江沿海潮间带生态学的研究,见有一些报告,但对舟山朱家尖岛尚未有研究。随着朱家尖岛旅游地的开发和对外开放,搞清该岛生物分布及其资源状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利用显得十分紧迫。为此我们于1986年2月至1987年1月对该岛潮间带的软体动物进行了采集调查,获得了一些生态学资料,岩相生态已另行发表,现就该岛潮间带软相软体动物的群落组成、垂直分布以及主要经济种类的数量分布、季节变化提出简要报告,为潮间带生态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并供水产部门和环保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82.
浙江沿海荔枝螺属(腹足纲:骨螺科)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荔枝螺(Thais)是海洋动物区系中重要的软体动物类群之一,在系统分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生物地理系统印度洋-太平洋地区软体动物数据库记录荔枝螺属4亚属34种;国际生物资料库ZipcodeZoo.com荔枝螺属种以及亚种共记录137种,未见亚属的划分;张素萍等(2005)共鉴定出中国近海荔枝螺属20种,隶属于3个亚属;巫文隆(2003)记录了我国台湾地区12种荔枝螺。由于区域差别和鉴定者的局限,可能存在着一些同种异名或同名异种的现象。因此,对荔枝螺进行系统分类研究,可以丰富荔枝螺的记录,健全海洋生物资料库,对腹足纲的分类也是很有意义的补充。本文根据宁波大学海洋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贝类研究室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几十年来在浙江沿海采集和保存的标本,以传统的形态分类方法,鉴定出浙江沿海分布的荔枝螺属3亚属7种(其中1新种),并纠正了以往分类上存在的错误和混淆。其中广温广布种2种、亚热带种4种、热带种1种。动物区系属印度-西太平洋区的中国-日本亚区。 相似文献
83.
84.
鲁南沿海沉积物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玉瑛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7(4):546-552
根据1500个表层底质样品分析资料,将本区沉积分为12种主要类型,并结合其他资料阐述沉积物分布特点。根据重力取样管, 孔及浅地层资料,分析研究了沉积物厚度和来源。 相似文献
85.
HUANG Xiaoping HUANG Liangmin LI Yinghong XU Zhanzhou FONG C W HUANG Daojian HAN Qiuying HUANG Hui TAN Yehui LIU Sheng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6,51(B12):136-142
The distribution, species, biomass, productivity of main seagrasses and their suffered main threats are introduc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field surveys in the offshore areas of Guangdong, Guangxi and Hainan provinces. The seagrass beds distributed mainly in Liusha Bay, Donghai Island and Hailing Island of Guangdong Province; Hepu and Pearl Bay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Li'an Bay, Xincun Bay, Longwan Bay and Sanya Bay of Hainan Province and so on. The total area of seagrass beds in the coastal sea of South China is about 2400 ha. There are about 8 species, such as Halophila ovalis, Halodule uninervis, Halophila beccarii, Zostera japonica, Enhalus acoroides, Thalassia hemperichii, Ruppia martime and Cymodocea rotundata. These seagrasses have high biomass and productivity. However, they are subjected to some threats resulting from artificial and natural factors, especially anthropogenic causes, such as culture of shrimps and fishes, shellfish collection, fishing by means of poisons, electric power and explosives as well as trawling, artificial pollution, dredging channels, and typhoons natural disaster. 相似文献
86.
依据全省潮间带和0~5米浅海生物调查以及近年教学活动中采集的标本,经整理鉴定有181种,本文对我省以往未报导的62种给予记录,并对资源利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7.
华南沿海温泉成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分析了华南沿海温泉成因,排除该区多数温泉具局部衰变热,岩浆残余热,断层活动热成因的可能性。重点讨论了地下水深特循环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地下水循环深度(相当于张性断层的规模)和水头压力(相当于地形反差)对泉温和流量的控制作用,并把泉温和流量与理论计算曲线相比,从而得出华南温泉为深循环的成因的结论。分析还得出,较大地形反差和张性大断裂是温泉形成的两个有利条件,如果仅具备其中一个条件,那么张性大断裂(小地形反差)比大地形反差(小断裂)更有利于获得较高泉温。可见,温泉深循环的动力学模型对华南沿海地热资源的预测,开发和利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最后,简要讨论了温泉与地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8.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