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2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191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253篇
教育与普及   169篇
理论与方法论   41篇
现状及发展   26篇
综合类   571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440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CoFe2O4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磁损耗,可用于制备具有独特结构的电磁波吸收复合材料。在本研究中,通过原位制备将CoFe2O4磁性粒子引入中空多孔碳中,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CoFe2O4@碳空心球。本文研究了微观组织与电磁波吸收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构建多孔结构并调整多孔碳和CoFe2O4的比例,可以有效地协调磁损耗和介电损耗。CoFe2O4@多孔碳复合材料的最小吸收在5.8 GHz时达到?29.7 dB。此外,有效吸收带宽为3.7 GHz在厚度为2.5 mm。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的提升是由于在材料引入多孔核壳结构和CoFe2O4磁性粒子。多孔结构与核壳结构之间的协调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衰减系数,并实现良好的阻抗匹配。同时,多孔核–壳结构增强了电磁波在多次散射和反射;并提供了大的固体–空界面和CoFe2O4–碳界面来诱导界面极化,增强电磁波极化损耗。此外,CoFe2O4磁性粒子的引入增强了自然共振、交换共振和涡流损耗的磁损耗。  相似文献   
42.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背景下,煤气化技术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但其副产品煤气化残渣(CGR)仍未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煤气化残渣含有丰富的碳成分,因此可以考虑作为碳基载体应用于微波吸收领域。在本研究中,通过浸渍Fe3+和还原反应制备了Fe/CGR复合微波吸收材料,并研究了磁性组分Fe的负载量对复合材料形貌和电磁性能的影响。此外,调整硝酸铁溶液的浓度,可以合理调控Fe/CGR复合材料的磁性成分负载量及其表面结构形貌。从扫描电镜照片可以看到Fe颗粒均匀地嵌入在CGR基体上,有效增加了复合材料的界面,进而增强了界面极化,进一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当Fe3+浓度为1.0 mol/L时,Fe/CGR复合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吸波性能,在涂覆厚度为2.5 mm时,最小反射损耗值可达?39.3 dB,当涂覆厚度为1.5 mm时对应的有效吸收带宽高达到4.1 GHz。本研究最终获得了兼具阻抗匹配和吸波性能的材料简易制备工艺与资源回收利用方法,所制备的Fe/CGR复合吸波材料不仅提升了CGR的回收率,而且也为微波吸收材料的合成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43.
液相浸渗中纤维非润湿性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纤维与金属液的非润湿性是液相浸渗制造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障碍之一。实验发现纤维的非润湿性使其在自然排布时的浸渗缺陷必须存在。通过提高液相浸渗压力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浸渗效果,但仍有细小的浸渗缺陷必然存在。通过提高液相浸渗压力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浸渗效果,但仍有细小的浸渗缺陷无法消除,采用颗粒与纤维的混杂使纤维丝相互分离,消除了充填“死角”而使纤维束内完整充填并且均匀分布,提高浸渗压力和混杂预制  相似文献   
44.
研究了黄原酯棉富集分离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煤中痕量铅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简便、快速和准确,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2%,回收率在90%~108%之间  相似文献   
45.
将IC-100型离子色谱系统与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完善结合用于解某些棘手的现代分析的问题,例如,对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染料,颜料,助剂和合成材料等中的过渡金属或离子的鉴定、金属离子价态的分析,化合物的形态确定以及多种有离子的同时定量检测等。  相似文献   
46.
紫苏微量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丽霞  廖菁 《贵州科学》1998,16(2):132-135
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涨研究了紫苏根、茎、叶中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通过实验拟定了各待测元素的最佳分析条件,呼元素的回收率在96-105%之间,相对偏差小于6%,方法快速、准确、实用性强、同时,对紫苏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探讨,为办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7.
报道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杉醇粗品中紫杉醇和长嘴蕨碱的含量,采用YMC packCN色谱柱,甲醇:水(45/55)作流动相,检测波长227nm,流速为1ml/min。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48.
49.
La(Ⅲ)与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高效液相色谱解析La(Ⅲ)分别与单个脱氧核糖核苷酸反应、与碱基对互补的5'-dAMP和5'-dTMP、5'-dCMP和5'-dGMP反应、与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共存体系反应的产物。从色谱峰的变化。证明了在pH6.5、室温条件下,La(Ⅲ)可与单个的5'-dGMP作用;不与单个的5'-dAMP、5'-dTMP、5'-dCMP相作用,但在5'-dAMP和5'-dTMP共存时,La(Ⅲ)使5'-dAMP  相似文献   
50.
10名健康受试者口服两种不同厂家生产的吉非罗齐胶囊,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血药浓度经时过程,经“PKBP-N1”药动学程序计算表明,湘江制药厂生产的吉非罗齐胶囊与金晓制药厂生产的吉非罗齐胶囊的吸收半衰期t1/2ka分别为(042±019)和(049±028)h;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148±084)和(126±045)h;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45±037)和(160±078)h;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6188±1551)和(6151±1034)μg/mL;AUC0-∞分别为(21291±4716)和(19985±2491)μg·h/mL,以湘江制药厂生产的吉非罗齐胶囊为参比测得金晓制药厂生产的吉非罗齐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0939。经双单侧t检验法统计分析,表明两制剂间AUC无显著差异,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