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6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7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42篇
教育与普及   5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102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991.
引起湿蒸气汽轮机叶片侵蚀的大水滴是由于雾滴在汽轮机叶片表面上的扩散沉积而产生的.因此,雾滴扩散沉积率的大小对大水滴在湿蒸气中所占的比例及叶片的侵蚀速度有很大的影响.采用边界层内质量传递与动量传递的比拟理论及其半经验关系式,计算并分析了湿蒸气汽轮机叶栅通道内不同尺寸雾滴的扩散沉积特性,以及压力、汽流速度和叶栅节距等参数对扩散沉积率的影响.计算与分析的结果对汽轮机防蚀装置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在分析燃油液滴高压蒸发规律与常压下d2蒸发规律间差别的基础上,考虑液滴表面移动速率和燃油物性参数的变化,建立了高压下计算液滴温度和蒸发速率的基本方程,并计算了正庚烷(C7H16)在各种温度和压力下的蒸发特性.结果表明,高压有利于燃油液滴蒸发,但即使环境压力超过燃油的临界压力,其平衡蒸发温度也未必能达到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993.
将静态破碎剂在相同用量及相同拌合水温条件下,倒入强度等级分别为C20、C30、C40的混凝土预留孔中进行静态破碎试验,观察混凝土表面裂缝的扩展情况并记录反应过程中混凝土外表面应变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混凝土外表面开始出现裂缝的时间逐渐推迟,裂缝扩展的宽度以及混凝土外表面出现裂缝的条数都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逐渐缩小和减少。在反应过程中,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混凝土外表面的应变出现明显波动的时间逐渐滞后,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的四个侧面中,始终有一个侧面产生拉应变,其余三个侧面产生压应变。  相似文献   
994.
郑麟  赵振营 《科技资讯》2015,13(3):84-85,87
该文概述了岩土体颗粒破碎的理论研究价值及工程意义。结合颗粒破碎物理试验研究现状,综合阐述了目前数值模拟技术的优势和方法,并认为离散元方法的数值模拟可以更有效地对岩土体颗粒破碎进行研究。总结分析了在离散元方法中研究颗粒破碎的两种方法,黏结模型和颗粒破碎模型。  相似文献   
995.
软弱破碎带隧道围岩变形及初期支护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条山公路隧道的软弱破碎带围岩的地质情况,采用有限差软件分别对台阶法与单侧壁导坑法施工时隧道的掘进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不同开挖方式下围岩变形(拱顶沉降和收敛位移)和初期支护(初衬和锚杆)应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上台阶通过时,围岩变形和初支受力都较大;在抑制洞周位移方面,单侧壁导坑法优于台阶法,但在软弱破碎围岩条件下,其优势并不显著;在控制初衬结构受力方面,台阶法优于单侧壁导坑法.  相似文献   
996.
T-型微流控通道中微液滴形成机制的CFD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宽型微米级T-型微通道中微液滴形成机制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与已有文献实验结果的对比,证明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发现液滴在微通道中的形成过程可分为液滴形成和成长、液滴与分散相的脱离和液滴从通道壁的脱落3个阶段。首次系统分析了通道壁的润湿性对液滴形成的影响,发现当分散相在通道壁上的接触角小于90°时,才能形成微液滴;通道壁越疏分散相,微液滴越容易形成,并且从通道壁上脱离的时间也越短。通过分别改变连续相的黏度、流速以及两相间界面张力,研究了毛细准数Ca对微液滴的形成机制及液滴大小的影响。发现在T-型通道中能形成液滴的范围内,Ca越大,则形成的微液滴体积越小;当Ca大于0.067时,微液滴的直径与连续相Ca的倒数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97.
微细喷雾时喷雾气流中液滴和空气速度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喷雾冷却时喷雾流中液滴和空气流的速度比是支配喷雾冷却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在简单而在普适性的物理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数值计算方法探讨了液滴-空气速度比和喷雾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给出了微细喷雾条件下液滴-空气速度比的大致范围腹出冲击速率比可近似等于1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对钎头凿入岩石的动态过程进行了试验测定,并对影响凿入力-凿深曲线的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钎头刃长、冲击速度和钎刃初始凿入深度,都是影响凿入力-凿深曲线的重要因素,试验测定的实际凿入峰值力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9.
李继然 《科技信息》2007,(17):80-81
虎形隧道DK231 197~ 306段围岩为软塑状黄泥夹大块状孤石,自稳能力极差,同时,本段为浅埋地段,其中隧顶至地面高仅为16m,隧道断面较大,且地表有建筑物,必须保证地表建筑物的安全,保证居民正常生活,同时保证隧道自身结构和施工安全。本文采用工程类比,并依据已有隧道施工的成功经验,结合本隧地质情况和地面环境条件,加以理论分析,确定了合理的施工顺序及方法,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实验研究了山东某矿煤矸石的岩石组成、矿物组成、化学组成、粒度、强度,煤矸石中Al2O3含量、热值与煤矸石粒度、强度的关系.对该矿煤矸石选择性破碎分选进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