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6篇 |
免费 | 82篇 |
国内免费 | 27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2篇 |
丛书文集 | 42篇 |
教育与普及 | 5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5篇 |
现状及发展 | 12篇 |
综合类 | 10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38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44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68篇 |
2013年 | 67篇 |
2012年 | 81篇 |
2011年 | 68篇 |
2010年 | 49篇 |
2009年 | 35篇 |
2008年 | 62篇 |
2007年 | 54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页岩储层体积压裂复杂裂缝通常被分为主裂缝、分支缝和自支撑裂缝3种形态.页岩气井投产初期,储层压力快速下降,裂缝闭合压力增大,裂缝的长期导流能力直接影响页岩气井的总产量.采用自主研制的多场耦合岩石力学试验测试系统,提出页岩分支裂缝导流能力测试新方法,开展页岩分支裂缝的导流能力试验.结合页岩储层特征,建立考虑支撑剂破碎作用... 相似文献
72.
采用单液滴非平衡蒸发的数学物理模型,研究了静止环境中甲醇液滴的瞬态蒸发特性,获得了不同环境压力、环境温度和液滴的初始温度条件下液滴半径和液滴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环境压力的升高,液滴所达到平衡蒸发温度上升,在环境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时,液滴蒸发加快,而在环境温度低于液滴临界温度时,液滴蒸发减慢.随着环境温度的上升,液滴蒸发速度加快,液滴达到的平衡温度上升.液滴初始温度对瞬态加热阶段的蒸发有一定的影响,而对平衡蒸发阶段的蒸发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3.
74.
表面超疏水性是液滴撞击固体表面反弹的基础,利用超疏水表面的液滴反弹特性可从源头上抑制撞击液滴结冰,但湿润转变的发生会使表面的超疏水性失效.本文重点关注湿润转变对超疏水表面上撞击液滴结冰的影响.首先,分别从湿润转变对表面上撞击液滴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湿润转变对撞击液滴结冰形式的影响和撞击液滴湿润转变遵循的能量路径及转变机理3个方面梳理当前研究现状.然后,在总结上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通过表面微结构拓扑设计,实现抑制Cassie-Wenzel不可逆湿润转变,促进Cassie-Wenzel-Cassie可逆湿润转变,以此强化超疏水表面的液滴反弹特性进而抑制撞击液滴结冰的新思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5.
实现选矿产业的自动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该文先对破碎工艺进行了基本介绍,然后对破碎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现状做了较详细的论述。最后,结合实例说明了如何有效的设计破碎自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76.
针对河北钢铁集团的扩产要求,石人沟铁矿选矿厂的铁精粉年产量需达到80万t,因此需要增加破碎车间的处理量.通过对现有破碎系统的计算和设备改造,增加了破碎系统的处理量,同时也实现了“多碎少磨、节能降耗”的要求,在经济和环境上有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77.
破碎围岩大采高回撤工作面防灭火工艺应用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破碎围岩环境下的大采高工作面开采空间大,顶板破碎范围广,采区空漏风率大,尤其是在工作面回撤期间采空区防灭火,是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的基础。以羊场湾煤矿Y120204大采高工作面回撤为工程实例,通过采用注氮防灭火,并辅以传统的灌浆、隔离墙等措施,在大采高破碎围岩工作面采空区组织实施防灭火,并严密监控了防灭火效果。现场实践表明,大采高工作面采空区火灾情况得到良好控制,该工艺对羊场湾以及宁东矿区其他大采高工作面采空区的防灭火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8.
盘形滚刀刀间距对岩石跃进破碎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确确定岩石的性能参数是全断面岩石掘进机使用及高性能全断面岩石掘进机研制的理论基础.通过盘形滚刀不同刀间距的压痕试验,研究了不同岩石上刀间距对盘形滚刀跃进破碎参数的影响,从而发现,盘形滚刀与北京昌平花岗岩相互作用时,岩石发生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跃进破碎时盘形滚刀切深与刀间距高度线性相关,只在第一次跃进破碎时,盘形滚刀推力与刀间距高度线性相关;盘形滚刀与北京顺义大理岩相互作用时,岩石发生第一次跃进破碎时的跃进量与刀间距高度线性相关;盘形滚刀与山东掖县大理岩相互作用时,岩石发生第一次、第三次跃进破碎时,盘形滚刀推力不仅与刀间距高度线性相关,盘形滚刀跃进量与刀间距也高度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