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6篇 |
免费 | 82篇 |
国内免费 | 27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2篇 |
丛书文集 | 42篇 |
教育与普及 | 5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5篇 |
现状及发展 | 12篇 |
综合类 | 10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38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44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68篇 |
2013年 | 67篇 |
2012年 | 81篇 |
2011年 | 68篇 |
2010年 | 49篇 |
2009年 | 35篇 |
2008年 | 62篇 |
2007年 | 54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针对平朔矿区4号煤层的实际赋存情况,研究浅埋深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时,为提高其在综放开采过程中顶煤冒放性,运用FLAC 3D数值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影响顶煤破坏的煤厚、埋深、工作面长度、支架支撑力和煤单轴抗压强度等五个因素进行试验,研究结果为:得出了各个因素对顶煤破坏的影响规律;顶煤破坏综合指标定义是合理的.通过改变... 相似文献
22.
23.
BP神经网络的优化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介绍对BP网络的结构和算法进一步优化的实验研究方法,并给出了有关隐含层数和节点数选择、误差构成方式设计以及再学习策略引进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4.
液滴分裂是微通道中获得单分散小尺寸液滴的重要方法,纳米颗粒表面活性剂能够包裹液滴,是制备功能胶囊的潜在技术手段,研究纳米颗粒表面活性剂作用下的液滴分裂行为对于获得尺寸更小、分散性更好的功能液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微流体可视化实验和理论分析方法,研究纳米颗粒表面活性剂对液滴分裂的影响规律.在纳米颗粒表面活性剂作用下,液滴分裂存在阻塞分裂、过渡态分裂、非阻塞分裂、不分裂4种状态;通过分析液滴颈部宽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得出纳米颗粒表面活性剂对液滴分裂的影响机理,即通过降低界面张力影响挤压颈缩速率;通过分析基于液滴尺寸与毛细数的液滴分裂状态分布相图,建立了液滴阻塞分裂与非阻塞分裂的临界转化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25.
随着公路投资的不断加大,山区公路改扩建工程越来越多.但是,山区地势险要,地质破碎,地质构造复杂.随着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路线所经地方设计成深路堑,越来越成为常态.为防止边坡滑塌,确保开挖的边坡稳定,人们需要对边坡进行支挡防护.目前,比较成熟且常用的是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本文以K5+880~K6+080右侧边坡地质情况为... 相似文献
26.
27.
张先普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12(3):101-109
本文重点阐述了标准岩样选择的重要性,制汀了标准岩样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建立了四类标准岩样在全国分布的矿点,确定了标准岩样的物理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28.
废弃手机锂离子电池机械破碎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废弃手机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并研究其抗压、抗拉、抗弯、抗剪、抗冲击破碎力学性能。选择以水为介质的湿法冲击式破碎机对其进行破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废弃手机锂离子电池各组分的结合方式易于破碎解离,属韧而软的塑性材料;弯力、剪切力、冲击力有利于实现锂离子电池的破碎;钴酸锂、碳素材料主要富集在粒度低于0.250 mm的破碎产物中,而塑料外壳、隔离膜、铜箔、铝箔等物质主要富集在粒度高于0.250 mm的破碎产物中;钴酸锂在粒度为0.075~0.125 mm的破碎产物中富集,其Co质量分数为36.58%;碳素材料在粒度为0.125~0.250 mm和低于0.075 mm这2种破碎产物中富集,其质量分数分别为73.39%和72.65%;湿法冲击破碎可以有效实现废弃手机锂离子电池的选择性破碎。 相似文献
29.
考虑地震荷载特征及隧道特点,运用多点同时激振的动力时程分析方法,采用结构面单元与实体单元组合模拟断层带的方法,研究了某穿越断层破碎带铁路隧道在未支护条件下的动力响应特性。分析了沿隧道横向、纵向和竖向激振地震动工况下与断层破碎带接触部位所产生的位移差、加速度放大倍率和屈服单元等。结果表明:结构面单元与实体单元组合合理模拟了断层破碎带的地震响应特性;地震运动引起断层破碎带接触部位产生明显的位移差,横向输入地震动时位移差值最大,达到51.8mm,而沿纵向和竖向输入时,位移差值仅为横向输入的44.3%和23.1%;同一高程处断裂带的加速度放大倍率明显大于混合花岗岩;断裂带与混合花岗岩过渡段出现明显的剪 相似文献
30.
针对母岩破碎前的处理工艺现状,根据母岩破碎后新鲜破碎面的变化规律,并考虑不同颗粒形状的差异性,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从理论上证明对母岩材料进行分档破碎的可行性,并根据算例得出不良母岩分档筛分破碎的筛孔控制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实际生产中,可据此建立相应的破碎控制系统,得出各档集料破碎前后的要求粒径和筛孔,从而有效提高路用集料生产质量,同时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能源利用最小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