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8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43篇
系统科学   70篇
丛书文集   131篇
教育与普及   48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26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泵引起的液压系统振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液压系统产生振动和噪音的振源及振动量传递的分析,开发了测定泵的振源特性的新方法,-2压力/2系统”法,介绍了用阻抗求解管内压力脉动的方法及通用仿真程序包,实验表明,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2.
新型调速阀     
介绍调速阀的新型结构及应用.  相似文献   
33.
采用多因素分析综合评价方法,论证了在小峪3^#煤层应用综放开采是可行的,并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对矿井生产及类似条件的煤层开发有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4.
水下作业工具深水液压动力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深水液压动力源的有关问题,探讨了水压力自动补偿器组成、原理及作用,介绍了自动补偿式深水液压动力源的工作原理、组成、压力自动补偿器的结构,论证并推导出水压力自动补偿器容积公式,研制了深水液压动力源,并进行了系统试验.  相似文献   
35.
吕兆民 《科技资讯》2005,(22):40-40
龙湖分公司31001工作面倾斜长105m,煤层倾角33m,煤层厚度平均为7m,工作面采用2.2m“π”型钢梁,单体液压支柱二梁五柱支护顶板,一次采全高,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距离采线100m时,上顺槽由三石门向二石门掘进30m时停掘。根据石门煤厚资料,上二石门煤厚2米,下一石门煤厚0.7米,上j倾槽改由上二石门向三石门掘进,由于受断层影响,煤层由2米迅速变成0.8米,掘至25米时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36.
采用凸轮和杠杆机构作为控制装置, 以完全机械-液压方式, 不需电的转换, 研究设计了一种液压起重机角反馈自动调压系统. 系统利用凸轮机构作为吊臂角位移信号输入和转换的环节, 将输入量吊臂变幅角度α转换为与之相对应的系统压力p1所要求的先导式溢流阀导阀调压弹簧的预压缩量Xt2. 采用杠杆机构作为比例环节以实现线位移的放大以及相互作用力的匹配, 从而控制Xt2以实现吊机系统压力p1随吊臂变幅角度α的自动连续调节. 系统的核心部分是一个专用先导式溢流阀, 它起到根据控制信号调节系统压力p1的作用, 实现机-液的转换. 先导式溢流阀采用差压式结构, 提高了其在低压范围的调压稳定性, 并可获得较好的启闭性能, 从而实现了用1根调压弹簧在吊机工作压力3~17 MPa(本例)范围内进行连续调压. 液压起重机角反馈自动调压系统设计的关键在于通过理论计算预先确定先导式溢流阀调定压力p1与先导阀调压弹簧预压缩量Xt2的函数关系, 作为控制系统设计的基础. 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液压起重机角反馈自动调压系统可以较好地解决液压起重机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过载问题.  相似文献   
37.
基于PD型迭代学习的液压机械手轨迹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压机械手作业系统的任务规划具有重复性,为了对液压机械手作业动作进行有效控制,建立了适合机械手作业系统的迭代自学习控制规律.只要增益Kp、Kd及学习因子α满足一定的条件,则该学习控制就是稳定的.通过对系统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带学习因子的PD型迭代学习控制,较传统的PD控制有更好的动态响应特性,稳态误差小,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采用这种PD型前向反馈学习控制规律,只要机械手各关节变量的位置锁定,就可在期望的范围内实现抓取和释放动作.因此,该控制算法适合液压机械手系统的控制要求,能对其作业进行有效控制.图6,表1,参8.  相似文献   
38.
换热器液压胀接接头残余接触压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模拟液压胀接过程,考虑了管子与管板材料、几何尺寸和胀接压力对接头残余接触压力的影响,以正交试验安排计算方案,将所得的数据回归得到了接头残余接触压力估算式,同时给出了液压胀接贴胀压力的计算方法。认为管子与管板材料的匹配关系和胀接压力对接头残余接触压力影响最大,其次是管子与管板孔之间的间隙和管子壁厚、管板厚度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39.
在液压控制系统中,采用传统的PID控制策略难以达到高精度的要求。本文提出一种模糊-积分复合控制策略,大偏差时采用模糊控制,小偏差时采用积分控制,由此构造的控制器满足液压系统响应速度快,超调小,没有稳态误差的要求。  相似文献   
40.
分析了油液污染的起因及其危害,介绍了油液污染度等级的标准,论述了油液污染控制的一般方法,并提出了加强油液污染控制的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