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0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国产食管内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防范措施。方法 :不同原因所致食管狭窄1 1例 ,术前均经消化道钡餐、胃镜检查确诊。采用透视下经口置入国产钛镍合金形状记忆网状支架 ,食管钡餐 ,胃镜检查定期随防观察。结果 :支架置入技术成功率 1 0 0 %。结论 :食管内支架能有效解除食管狭窄患者的吞咽困难 ,其技术操作成功率高 ,短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2.
目的报告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刀闭合性松解术;结果96例患者,治愈87例,好转9例;结论针刀闭合性松解术治疗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3.
研究了赤腹松鼠消化道各部的形态和组织学结构.结果表明,赤腹松鼠消化道由口、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等器官组成.除口咽腔外,消化管壁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各部主要区别在于黏膜层:口腔、咽和食道的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胃、肠黏膜为单层柱状上皮.食道黏膜肌层较厚,而胃、小肠、盲肠和结肠的黏膜肌层则很薄.管壁皱襞的形态、腺体的分布情况、肌层的相对厚度等在消化道各部也存在差异.此外,未观察到舌表面的味蕾和食道中的食管腺.研究表明赤腹松鼠消化道结构与其食性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24.
对 17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按脑出血的部位、血肿量、有无脑室积血和中线结构移位 ,分别进行比较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结果表明 :179例中并发消化道出血 4 4例 (2 4 .6 % ) ,死亡 37例 (2 0 .7% ) ;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以脑基底节区出血并脑室积血为最高 (38.9% ) ,其次依序为蛛网膜下腔、脑干、脑叶、小脑和局限于脑基底节区出血 ;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为 50 % ,无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为 11.1% .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主要与出血溢入脑室、中线结构移位、血肿量大等因素有关 ,且病死率高 .  相似文献   
25.
本文研究牛顿—微极分层流体在带有柔和狭窄的刚圆管内的流动特征,导出速度、阻抗和最大壁面剪应力公式.通过数值计算,分析核心层的微极效应和外围层的粘度和厚度效应.  相似文献   
26.
收集1986年1月~1998年12月共187例经临床X线检查、纤维胃镜及手术证实为自为性消化道异物的病例。所谓自为性消化道异物是经口吞入或经肛门塞入而造成的人为消化道异物。凡因误服而引起的消化道异物或有意服食药物引起消化道改变等,均不属此例。本文将其临床X线表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文187例,男106例,女81例,年龄17~60岁。131例采用透视,56例采用照平片,一部分病例合并吞钡检查。病例来自看守所,属病人自残引起。就诊时间最短2h,最长4d,追踪检查时间最长达149 d…  相似文献   
27.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24):15-15,17
1立项背景 消化道恶性肿瘤成为目前主要的致死性疾病,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各有其局限性。中医药能全面调理人体内环境,改善和消除功能紊乱与失调,激活人体自身的抗癌免疫力,恢复癌基因的自稳态调节,促进癌细胞自我凋亡和良性转归,从根本上改变肿瘤发生及其复发的原因和条件。扶正培本法是肿瘤治疗的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28.
王淼 《青年科学》2010,(1):64-64
人们热爱辣椒,因为它带来的痛。人的神经末梢有一种感受器专门感觉由“烫”造成的痛,而辣椒素正好也能够刺激这种感受器,让我们觉得被“烫”到了。幸运的是(对有些人来说是不幸)这样的受体遍布我们口腔、消化道的黏膜,其数量和广泛程度大大超过我们用来感觉其他味道的味蕾。  相似文献   
29.
我院近年来采用内镜下介入治疗28例上消化道狭窄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8例患者均经内镜、钡餐检查确诊为本病,其中男性21例,女性7例,年龄28—64岁,平均年龄48.46岁。病因分类:手术后狭窄23例,占82.14%。其中食管癌10例,...  相似文献   
30.
小针刀治疗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方法:以本方治疗86例,刀口线与前臂纵轴平行,针刀体与皮面垂直刺入,在腱鞘内纵行疏通剥离一次,再横行剥离一次,严重者可将刀身倾斜,将腱鞘从骨面上剥离铲起.结果:痊愈76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67%.结论:小针刀治疗本病符合中医"通则不痛"、"松则不痛"的理论,具有方法简便、痛苦小、见效快、安全性高,患者易接受,多数一次即可治愈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