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5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57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24篇
教育与普及   7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233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分别研究了 5_(对_羧基亚甲基 )苯基_10 ,15 ,2 0_三 (对_甲基 )苯基卟啉 (p_CMPTTP)及其锌 (Ⅱ )配合物Zn(p_CMPTTP)与 (1_氨基 )蒽醌 (AAQ)通过氢键的超分子自组装。根据静态猝灭过程的描述式由荧光光谱滴定数据计算了它们的结合常数 ,发现锌 (Ⅱ )配合物与AAQ超分子的结合常数小于自由羧卟啉与AAQ超分子的结合常数。这可能是由于卟啉的金属化作用对超分子不对称氢键强度的影响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以自制铜螯合亲和层析柱纯化牛血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自制铜螯合亲和层析柱对牛血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进行纯化。酶比活提高11倍,回收率为61.5%,简便、快速,层析结果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3.
14.
杨昌敏 《遵义科技》2007,35(5):42-45
据风冈县史料记载:早在我国茶圣陆羽的《茶经八之出》一书中记载,茶“黔中生思州、播州、赞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其中所记的夷州辖地包括了今天的凤冈。夷州的治所就设在风冈北面的绥阳镇。夷州是古代的茶区,其茶叶是向朝庭进贡的物品,人们不易得到,因其是贡品,  相似文献   
15.
16.
利用Zn^2 对硫胺素(VB1)的指示作用,建立一种用方波极谱法测定VB1的新方法。在NH3-N14Cl缓冲溶液中,Zn^2 在-1.330V(vs.SCE)处出现一个还原峰,再加入VB1,在-0.360V(vs.SCE)处出现一个新的还原峰,根据此还原峰峰高的变化可测定在NH3.NHCl缓冲溶液中不出峰的VB1的浓度。其线形范围为2μmol/L-4mmol/L。利用此方法对活肤胶囊中的VB1的含量进行测定,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7.
<正> 1 引言 锌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缺锌会导致机体免疫能力降低,代谢过程中消耗的锌是由饮食来补偿的。天然水中不同程度存在锌,其含量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商品矿泉水已把含锌量作为其品质的一项指标。由于天然水中锌含量很低,一般测量锌常用的原子吸收法,比色法,普通极谱法等均不宜使用。本实验用差示脉冲溶出伏安法测定天然水中痕量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地浸采铀矿山的退役,特别是应现代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地下水修复越来越被重视,如何制定酸法地浸采铀矿山地下水修复法规,采用哪种修复技术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环境保护部门和项目执行者。本研究针对酸法浸出矿山特点,提出了地下水修复法规的制定原则,并实践了地下水修复综合技术、自然净化、迁移净化、冲洗、弱酸浸出等方法,并在应用中获得较好的效果。在总结地浸采铀矿山地下水修复现场试验和退役矿山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充分分析影响地下水修复的矿床自然条件、地下水质量和用途、修复技术、修复费用和时间等因素,给出了推荐的酸法地浸采铀矿山地下水修复策略。  相似文献   
19.
液相浸渗中纤维非润湿性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纤维与金属液的非润湿性是液相浸渗制造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障碍之一。实验发现纤维的非润湿性使其在自然排布时的浸渗缺陷必须存在。通过提高液相浸渗压力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浸渗效果,但仍有细小的浸渗缺陷必然存在。通过提高液相浸渗压力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浸渗效果,但仍有细小的浸渗缺陷无法消除,采用颗粒与纤维的混杂使纤维丝相互分离,消除了充填“死角”而使纤维束内完整充填并且均匀分布,提高浸渗压力和混杂预制  相似文献   
20.
高氯氧化锌烟尘浓硫酸脱氯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浓硫酸用量、固化反应时间、物料粒度对浓硫酸法脱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浓硫酸用量增加脱氯率增大,当烟尘酸量达到0.52ml/g时,再继续增加酸量,脱氯率反而下降;固化反应时间与脱氯率呈线性关系,随着固化反应时间的延长,脱氯率增大;氯化锌烟尘粒度在60 ̄175μm范围内,对脱氯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