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8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探究在山地海绵城市建设中,植物对雨水径流的改善效果,根据重庆市雨水径流特征,配制模拟雨水径流,对10种本地植物进行为期2个多月培养实验,对植物的生长情况、模拟雨水中重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等定期检测。结果表明:植物有利于模拟雨水中氮、磷、COD_(Cr)的去除;培养45 d后,再力花培养组对氨氮去除率98. 3%;黄菖蒲培养组对总氮(TN)去除率96. 5%;水竹、德国鸢尾培养组对总磷(TP)的去除率达到90. 0%;大漂、美人蕉培养组对COD_(Cr)的去除率分别为79. 0%、76. 9%。总的来说,植物对模拟雨水中氮、磷、有机物的去除贡献率分别达到16. 9%~29. 9%、10. 0%~30. 0%、5. 5%~23. 9%。德国鸢尾、水竹、美人蕉、金鱼藻生长适应性及污染物去除效果良好,推荐为人工浮岛、生物滞留带等海绵设施优先植物。  相似文献   
3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海绵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低影响开发理念,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趋势。就重庆某海绵城市试验路段为背景,研究海绵城市生物滞留沟对路基水分场的分布问题。在强降雨情况下,采用数值试验模型分析防渗膜半包情况下生物滞留沟对路基水分场的分布;再结合现场原位试验,采用高密度电法测量降雨前后电阻率分布,分析路基雨水下渗的分布规律。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种路基结构形式能够满足海绵城市的吸、蓄、渗、净等要求。分析雨水下渗至路基的整个过程,得到路基水分场的分布情况;其中防渗膜对于降低雨水在车行道侧路基水分的增加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3.
34.
为增强敷料的吸收、抗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的能力,该文采用生物活性玻璃改性壳聚糖/明胶海绵敷料。首先利用硅烷偶联剂改性生物活性玻璃,并选用香草醛作交联剂,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将其与羧甲基壳聚糖、明胶进行复合,制备出改性复合海绵敷料。并对产物进行IR、SEM、吸水率、孔隙率、保湿性和透气率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复合海绵状敷料具有多孔结构、较高的吸水性、透气性和保湿性,有望在医用湿性敷料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5.
高明国 《创新科技》2016,(10):59-61
耕地生态环境最大的污染源是农业面源污染,最严重的污染是工矿业非排引起的耕地重金属污染,城市污染下乡是典型的外源性污染。如何提升耕地生态环境品质,从"双零点方案"细化实施,以生物修复为重点的耕地重金属去除,"海绵耕地"生态建设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6.
利用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水解后形成的水解液涂覆于三聚氰胺海绵上,成功制备了疏水亲油海绵。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红外光谱、接触角和吸油能力测试等方法,对硅烷改性三聚氰胺海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硅烷改性使得本身亲水的三聚氰胺海绵表面转变为疏水状态,水的接触角可达149±0.5°,对八种油品或有机试剂的吸油能力可达到自重的47-60倍,使用达200次后吸附容量仅降低了17.7%,分离效率在96%以上。除此外,改性的海绵还具有较好的耐酸碱、耐盐和耐有机溶剂的特性,在溢油回收方面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7.
针对当前城市洪涝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的绿色、灰色基础设施或绿-灰色基础设施的不足,基于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对武汉市东沙湖流域进行建模,采用武汉市暴雨经验式并移植郑州“7·20”暴雨生成重现期1~1 000a的极端暴雨情景,分析极端暴雨下绿-灰-蓝色基础设施的雨洪控制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基础设施主要应对5a一遇以内的降雨,且有一定的削峰和峰值延缓效果;灰色基础设施排水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城市应对极端暴雨,且雨强越大其发挥效果越明显,但存在增大峰值和提前峰现时刻的负面作用;蓝色基础设施具有极大的雨洪调蓄潜力,可为应对极端暴雨提供保障,但需考虑其综合效益并制定多级水位调控方案;绿-灰-蓝色基础设施应综合起来优化评估,蓝色基础设施的顶托效应反映了其水力联系和耦合关系.以期该研究为城市内涝灾害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
孙杨 《科技资讯》2023,(2):75-78
为了进一步提高吉林省海绵城市建设速度,实现当地水资源体系有效修复,切实提升城市洪涝抵御能力,维护生态安全,理应从生态雨洪管理视角,提出适应于吉林省区域环境的海绵城市PPP项目建设举措。在此之上,该文简要分析了生态雨洪管理模式的关键技术,重点以吉林省海绵城市PPP项目为研究对象,阐述“海绵城市+PPP”设计方法与应用路径,经由新型环保材料、生态建造技术、生态建设理念、智慧化管控模式的创新应用,搭配雨水系统、市政给排水、生态景观、方案设计成果,促进吉林省海绵城市良性建设,开拓城市发展新渠道。  相似文献   
39.
探索了三维石墨烯海绵的光声效应.由于其具有均匀的孔结构以及良好的吸光特性,石墨烯海绵能产生均匀的光声信号.通过研究石墨烯海绵在不同气体中的光声效应,获得了所产生的光声信号与气体性质的关系.研究发现,石墨烯海绵在不同频率(20~20000 Hz)范围内,产生的光声信号均具有良好的谐振性.为了进一步解释石墨烯海绵的光声机理,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这些结果为利用石墨烯材料在光声器件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0.
以西咸新区海绵城市建设中某一实际工程为依托,针对雨水花园中雨水入渗对邻近建筑物地基的影响问题展开研究。根据工程资料,在Geo Studio软件中完成数值模拟建模;对不同工况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别得到各工况下雨水入渗对邻近建筑地基的渗流场、应力场、位移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渗流持时、海绵设施底部压力水头的增加,渗流影响范围增大,但其变化率逐渐减小;渗流影响下土体应力发生改变,基础下部土体表现出更强的"塑性",但总的分布趋势变化不大;建筑地基完成初始沉降后,渗流影响下其主固结沉降(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相对无渗流时较小;且渗流持时越长,二者的沉降差越大。研究可为海绵城市建设中须考虑渗流影响的诸多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