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60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中晚奥陶世塔中I号坡折带处于台地边缘相带的礁滩镶边体系中,发育了多个礁(丘)、滩的沉积旋回组合,总厚达100-300m,其单个旋回的礁、滩体皆为有利的油气储集体。研究表明,该区礁滩体岩性、岩相的组合是储层发育的重要基础;礁型岩性地貌隆起和海平面相对变化所控制的成岩早期暴露溶蚀是控制储层发育分布的主要因素;多期油气运聚及其伴随的埋藏溶蚀作用的改造改善了礁滩体储层孔隙的储集性能;后期构造破裂作用增加了礁滩体储层的连通性和渗透能力。  相似文献   
112.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岩块系统的参数法分类及孔喉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河缝涧型碳酸盐岩油藏属于强烈非均质性油藏,裂缝、溶洞的尺度与基质岩块的孔喉半径相差2~3个数量级。采用参数法对碳酸盐岩基质岩块进行初步分类后,结合岩心铸体薄片、压汞法毛管压力和孔喉分布曲线,进一步划分出3类基质岩块。结果表明,不同类别的孔喉结构特征决定了基质岩块系统的储集和渗流能力,喉道的连通性是岩块系统渗流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即使孔隙中含油,若无有效的微裂缝和喉道沟通,也会极大地降低岩块系统的采出程度。该研究成果为下一步探索适合于碳酸盐岩基质岩块的驱替条件、驱替方法、储层改造方法及对应采出程度等,提供了重要的岩心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3.
镇安西口地区二叠纪碳氧同位素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镇安西口地区二叠纪剖面进行了碳酸盐岩稳定同位素和烧失量的测定,探讨了“年代效应”的校正和古盐度、古温度的计算问题.结果表明古盐度Z值大于120,为海相沉积,与沉积环境的研究结论一致;用校正后的δ18O计算出灰岩形成时的古海水温度为13.4~35.1℃,与前人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碳氧同位素值在少数层位有较大的偏差;...  相似文献   
114.
基于时空双变网格算法的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正演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局部精细时间采样算法,对空间变网格算法进行改进。将裂缝视为局部非均质体,利用空间不同尺度的网格对裂缝介质进行表征。采用有限差分算法直接求解波动方程,实现对实际碳酸盐岩介质的微裂缝储层的地震波正演模拟技术,得到地震波在裂缝型储层传播中的一些直观的波动现象。结果表明:利用局部精细时间采样算法,对精细的空间网格在时间层内可以进行局部加密求解,从而解决全局采用精细时间采样带来的庞大计算量和计算耗时问题;裂缝缝间距、裂缝切伸参数对地震记录的反射振幅能量和极性影响较大,并在反射波后常会紧跟一个弱反射能量;裂缝受构造影响较大,平缓构造和起伏构造裂缝反射模式相差较大;在了解地下构造走向的情况下,可根据不同的裂缝反射特征寻找裂缝发育带。  相似文献   
115.
沙坪场气田石炭系黄龙组主要储集空间为孔隙和裂缝,属于低孔低渗型储层,裂缝发育程度决定着低渗储层的渗流和产出能力,裂缝在改善储层渗透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测井信息为基础,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对该区未取芯井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参数及裂缝发育程度进行了预测。使用误差统计法对储层参数预测模型效果进行评价,其预测效果满足本区所需储层参数计算的精度要求。证明了神经网络算法是在测井信息较少的情况下预测储层物性的有效手段,也为其他地区储层预测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6.
覃冷  梁勇强 《科技资讯》2011,(14):55-56
通过对重庆市武隆县铁矿乡大佛岩危岩地质背景、基本特征的分析,归结出碳酸盐岩地区危岩的形成机制和变形破坏特征.分析表明:此类危岩大多为高位大型危岩,降雨、风化、溶蚀作用是危岩形成的重要外部条件,其结构特征决定其破坏模式,强降雨是其发生崩塌的关键因素,同时地震也可以在瞬间诱发危岩的崩塌、破坏.危岩带存在顺层滑塌的危险,比危岩单体有更强的破坏性,影响规模更大,危害范围更广.此类危岩在广大的碳酸盐岩分布区,特别是西南地区的城市规划或工程建设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对此类危岩的成因机制和变形破坏特征的研究可以为预防、治理此类危岩灾害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7.
南海北部陆缘深水区礁相碳酸盐岩的地球物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地震、钻井及测井资料,通过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对南海北部陆缘深水区中新世礁相碳酸盐岩分布进行研究.并采用地球物理反演及地震属性研究方法,分析已有钻井的礁相碳酸盐岩的储层物性.结果表明:储层物性良好的礁相碳酸盐岩具有较高渗透率、高孔隙度、高波阻抗及高P波速度,同时纵向及横向上具有不均一性;储集物性较差的礁相碳酸盐岩渗透率和孔隙度都比较低,而纵向及横向均一性较好,波阻抗也相对较高;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礁相碳酸盐岩在储层物性上接近于流花11-1(LH11-1)储层,表现为高速度、强波阻抗以及横向上的不均一性,可以作为较好的储层.  相似文献   
118.
对川东北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嘉陵江组、长兴组碳酸盐岩进行了酸—岩溶蚀性试验和酸—岩刻蚀形态实验。并采用旋转岩盘仪,进行了碳酸盐岩酸—岩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碳酸盐岩储层,由于岩石矿物的非均质性,造成酸对碳酸盐岩的溶蚀性和酸—岩刻蚀形态具有明显的差异,导致酸—岩反应速度不同,因此所建立的反应动力学方程也不同。实验成果完善了川东北区块碳酸盐岩储层酸—岩反应特征研究,为川东北碳酸盐岩储层现场酸化工艺设计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9.
以塔里木轮南地区潜山油藏为例,综合分析了碳酸盐岩储层岩性、物性、构造、溶蚀等地质特征与酸压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岩石类型是控制油气产能的基本因素,岩溶类型及发育程度为主要因素。一间房组及鹰山组发育各类砂屑颗粒石灰岩,其原生孔隙发育,有利于岩溶作用发生,酸压效果好的储层均位于该层位内。(2)储层类型及裂缝发育程度是控制油气产能的关键因素,储层类型对酸压效果产能影响大小依次为洞穴型、裂缝-孔洞型、裂缝型。(3)古潜山不同岩性层位展布和不同岩溶地貌单元直接影响高产油气层段的纵向分布。高产井段距古潜山顶面的深度范围变化比较大,不同地区的分布深度不同,但主要分布在200m范围内,尤其是100m范围内;古潜山纵向深度对储层质量的控制仍受控于岩石类型和岩溶相带的分布。  相似文献   
120.
为了解决盆地模拟技术遇到的复杂问题,采用综述的方法系统介绍了目前数值模拟领域的发展现状,并对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层系数值模拟方法分别进行了描述,总结出今后油气二次运移的发展主要油3个方面:(1)三维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应的计算机图像显示技术的应用是一大难点;(2)碳酸盐岩层系油气运移模拟的研究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3)盆地范围内油气二次运移数值模拟的研究必然带动盆地范围内地质建模研究的发展。盆地二次运移数值模拟技术特别是碳酸盐岩层系数值模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将为世界油气勘探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