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7篇
丛书文集   30篇
教育与普及   16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1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5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在肿瘤治疗及临床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浩瀚的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又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天然药源。由于海洋对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1世纪将成为海洋的世纪。 在5.1亿平方公里地球总面积中,海洋占71%。  相似文献   
22.
结合青霉素发酵过程,考究了产黄青霉形态变化和发酵罐中剪切环境对菌体形态的影响。考察的产黄青霉菌株对强剪切作用呈现出瞬时响应和逐渐衰减的反应机制,实际剪切强度介于发酵罐内最高剪切速率和平均剪切速率之间。提出了总体剪切强度的概念,用于定量表达不同桨型,多层搅拌下剪切环境。  相似文献   
23.
用吸附法从珠孢白僵菌的代谢产物中提取毒素,并将毒素作用于草地夜蛾体外培养细胞,以研究球孢白僵菌的昆虫致病机理,同功酶特异性染色结果表明,细胞中毒后,细胞内的乳酸胶氢酶,苹果酸脱氢酶,酯酶等同功酶在种类和含量上有所减少。并发现其细胞代谢紊乱,当毒素质量浓度在0-500mg.L^-1时,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和蛋白的质量浓度随细胞中毒加深而升高。  相似文献   
24.
25.
利用目前稻瘟病不同的优势小种菌株的液体培养提取的粗毒素对水稻幼胚进行处理,稻瘟病菌粗毒素提取液对水稻幼胚的愈伤的诱导和分化的有明显的抑制效应。随着毒素浓度的增加,水稻胚性愈伤获得率和分化能力显著降低。在诱导培养基中加入毒素对幼胚的筛选取效果较好,可以获得较多的胚性愈伤和较多的分化苗。培养基中毒素的浓度处理以30%效果好。水稻幼胚的抗性筛选过程中胚性愈伤获得和分化苗数较高,是很好的培养材料;而且不同的水稻品种产生的耐性不同,并可以同时筛选出抗稻瘟病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26.
百日咳毒素的等电点测定及层析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日咳毒素是百日咳杆菌(Bordetellapertussis)产生的一种主要毒力因子,也是百日咳菌苗的主要成分之一.用等电聚焦法测得其等电点为pH6 8.将百日咳杆菌液体培养液在等电点盐析后,通过DEAE-Sephadex-A50阴离子交换剂进一步分离纯化了百日咳毒素.ELISA测定其比活力表明,3批样品的提纯倍数分别为1 47,1 37和1 36.  相似文献   
27.
地表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危害与控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是一类环状多肽类物质,具有很强的肝毒性.微囊藻毒素在我国淡水水体分布广泛,许多大型水体和供水水库都已发生微囊藻水华,一些城市饮用水源受到污染.检测水体微囊藻毒素的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酶联免疫法(ELISA),但目前仍缺乏一种快速、经济的常规检测方法.要控制饮用水源中微囊藻毒素的含量,除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去除手段外,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是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28.
通过测定杨树溃疡病毒素粗提物处理的6种杨树枝务的叶片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研究了毒素的致病性及不同杨树品种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叶片电导率越大,杨树的抗性越差;叶片脯氨酸含量越多,杨树抗性越强;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越强,杨树抗性越好.这4个指标均能很好的反映杨树不同品种对溃疡菌的抗病性.这表明,用溃疡菌毒素筛选抗溃疡病杨树品种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9.
虎纹捕鸟蛛毒素-Ⅰ天然突变体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离子交换及反相HPLC,从虎纹捕鸟蛛粗毒中分离得到一种虎纹毒素-Ⅰ天然突变体,MALDI-TOF质谱仪分析表明该多肽天然突变体分子量为3636 Da.Edman测序结合串联质谱和氨基酸组成分析鉴定出该天然突变体的序列为H2N-ACKGV FDACT PGKNE CCPNR VCSDK HKWCK WQ-COOH,其中6个Cys形成3对二硫键,小鼠脑室注射实验表明,该天然突变体能使小鼠致死,但不能阻断小鼠膈神经-膈肌标本的神经肌肉接头传递,本研究结果表明,K32残基对于HWTX-Ⅰ的生物学活性有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30.
本实验以1/5的Hoagland溶液为培养液,设置0、20、40、60、80、100 mL/L六个铜绿微囊藻(FACHB 930,107 cells/mL)接种梯度与少根紫萍(ZH0051,400 g/m2)共培养.结果发现,少根紫萍的生长速率、抗氧化物酶活性(SOD、APX和CAT)以及培养液中微囊藻毒素含量随着铜绿微囊藻接种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少根紫萍体内微囊藻毒素却先降低后升高,淀粉累积量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铜绿微囊藻的接种量为20 mL/L时,少根紫萍的生长速率达到最大值(3.64 g/m2·d).当接种量在60~80 mL/L之间时,少根紫萍能从培养液中高效的移除氮、磷.实验结果表明,当水体中铜绿微囊藻浓度在2.0×108 cells/L(接种量为20 mL/L)左右时,少根紫萍能够达到最大的生物量、相对高的淀粉累积量、以及高品质的氮磷去除率,并能有效地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