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4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24篇
系统科学   44篇
丛书文集   181篇
教育与普及   78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9篇
现状及发展   67篇
综合类   521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353篇
  2011年   411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405篇
  2008年   444篇
  2007年   379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351篇
  2002年   263篇
  2001年   316篇
  2000年   276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As the third summary report of ODP Leg 184 to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and the SCS basin. A multi-proxy approach, involving geochemistry, micropale-ontology, pollen and other analyses, was adopted for reconstructing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a series of paleo-climate events especially at 8, 3.2, 2.2 and 0.4 Ma. The new record indicates similar s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ast and South Asian monsoons, with an enhanced winter monsoon over East Asia being the major difference. The rich spectrums of monsoon variability from the southern SCS also reveal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the low latitude ocean. Evidence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SCS includes the hemipelagic Oligocene sediments, implying the existence of deep water environments during the early seafloor spreading stage of the SCS basin. The four major unconformities and some remarkabl ediagenetic features in upper Oligocene deposits indicate the strongest tectonic events in the region. From a careful comparison of lithologies and sedimentation rates, we conclude that the prominent differences i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betwee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SCS were established only by ~3 Ma.  相似文献   
82.
83.
本文给出了由运动物体所生成内波的基本方程组和对应的谱方程组。该方程组的线性部分是一具有体积源(其下简称为体源)的Sturm—Liouville本征值问题,而它的非线性部分是由体源与线性波场相互作用的谱表示。在这类强迫方程的源项中包含了10类内波谱,这些谱最终均可利用内波的振幅谱表示。本文给出了线性波场波要素的谱表示和运动物体生成内波的非线性谱方程可解性的讨论。为了检验所得到的谱方程组,文中又进行了该谱方程组线性部分的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84.
论述了废弃钻井液减量化的主要方法。通过这这些方法的具体运用,可有效减少废弃钻井液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地下水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使钻井作业达到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树立钻井企业形象,提高国内外钻井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5.
李雅丽 《天津科技》2003,30(5):9-11
人类社会在取得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趋势。循环经济是把物质、能量进行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在环境方面表现为低污染排放、甚至零污染排放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它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实现了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其最大特征是“两低一高”,即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在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正在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清洁生产”的核心思想是将污染物消灭在生产的工艺过程之中,从源头抓起,采用少产生和不  相似文献   
86.
促进安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城镇建设对促进安徽城镇化进程和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安徽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小城镇建设重在提高质量,并提出促进安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7.
耕地保护的新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切实有效地保护好耕地,是国人关注的问题,也是政府关心的问题。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耕地保护与国家粮食安全息息相关。从我国人多地少和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等客观国情考虑,耕地保护形势不客乐观。因此,在对土地概念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土地立体开发的新思路,并从大资源观出发提出了积极寻求替代资源、扩大资源利用范围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8.
电子束烟气脱硫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电子束烟气脱硫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特点及潜在的问题,并从经济性方面与简易温法脱硫和半干法脱硫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提出了解决存在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89.
核能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秦山核电站运行的实践再一次表明 :核电是一种安全清洁的能源[1],它是减小我国能源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我国现有核电厂发电量仅占全国发电量的1 % ;现在正在建设的6个机组投产后 ,即2005年后也仅占3%左右。表1列出了中国大陆正在运行的核电站。表2列出了中国大陆正在建设的核电站。从中国工程院1997年完成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研究” [2]中有关“未来能源供需平衡”的预测看 ,这离需求还相距很远。本文试图从环境、温室气体排放、安全、外部成本和能源供求等方面 ,讨论加速发展核电的必要性。表1中国大陆正在运行的核电站电站名…  相似文献   
90.
三峡库区处于下扼长江中下游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上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整体推进的重要位置 ,加之特殊的地貌及生态条件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高、综合性强、难度大 ,故只有依靠先进科学技术 ,才能把事情办好。研究和制定三峡库区科技体系建设 ,对于更好地发挥库区既有的科技能力和良好的科技环境 ,推进西部大开发 ,大力促进三峡库区的科技、经济及社会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一、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科技体系建设的必要性1.三峡库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要求生态环境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中之重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