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0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314篇
系统科学   154篇
丛书文集   323篇
教育与普及   40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3篇
现状及发展   57篇
综合类   7192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393篇
  2013年   391篇
  2012年   428篇
  2011年   440篇
  2010年   426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471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330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296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259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192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200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前向多翼式离心风机建立了性能及流场测试台位 性能试验及流场测试表明,性能试验重复性良好,曲线符合理论性能曲线.用粒子图像速度场仪技术对叶片尾迹区及蜗壳出口横截面上的二次流做了详细的变工况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尾迹区脉动强度达20%~70%;在设计工况附近叶片尾迹影响区域小,在非设计工况下叶片尾迹影响区域大,尾迹区域占到蜗壳径向宽度的15%~25%,约是叶片弦高的2~3倍;在蜗壳横截面上明显存在二次流旋涡;沿着蜗壳旋出方向二次流对称分布,但是到达出口时,小流量下两侧旋涡结合成一个旋涡,大流量下两侧旋涡一直保持到蜗壳出口.  相似文献   
72.
潮汐水域流速场和温度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拟建的深圳前湾电厂冷却水工程实际,对电厂温排水排入附近海域的流速场和温度场进行了平面二维数值模拟。将流速和潮位的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比较,二者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对电厂温排水的温度影响范围及取水温升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报,为工程设计和环境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3.
黎曼近似解模型在太湖藻类浓度场求解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太湖常规监测点的监测资料,在黎曼近似解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太湖二维藻类生长模型,该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及黎曼近似解对二维水流水质方程组逐时段、逐单元进行求解,将每个时段各个单元ρ(TN)及ρ(TP)的模拟值传递到藻类的生长项,从而模拟出藻类的生长过程,率定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藻类的生长过程,并能对太湖水体富营养化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74.
基于 OpenGL实现了科学计算可视化中传统的线积分卷积算法,因 OpenGL能达到的数据精度较高,此方法取得了和快速线积分卷积算法相似的效果,在矢量场可视化中仍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5.
深海底热液微生物成矿与深部生物圈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江海  初凤友  冯军 《自然科学进展》2005,15(12):1416-1425
深海底热液喷口为地球上最奇特的成矿与生态环境,具有密集的生物数量及高生产率.海底黑烟囱周围的嗜热微生物生存于极端环境下,除了进行独立光合作用之外,还通过化能自养从无机化合物中获取能量,并支撑深海底喷口热液生命系统.在海底黑烟囱直接观察到浓密的嗜热微生物及其产物由海底喷涌而出,指示地下存在数量巨大的微生物,有的地区已被洋底钻探所证实.海底黑烟囱硫化物保留了丰富的微生物活动及其矿化记录,表明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海底热液成矿,造成微生物原地快速矿化.开展现代与地史上海底热液硫化物及其微生物化石的研究对比,将拓展对早期生命环境及地外生命的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76.
汪品先 《科技潮》2005,(1):24-27
深海大洋到底有何奥秘?人类面临能源危机,为何要走向深海大洋?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教授、中科院院士汪品先在2004科协年会上做了题为《走向深海大洋》的报告,初步揭开了深海大洋的神秘面纱。汪品先院士从地球演变历史及海洋板块说切入,探究深海大洋神奇海底的世界。  相似文献   
77.
吕兆民 《科技资讯》2005,(22):40-40
龙湖分公司31001工作面倾斜长105m,煤层倾角33m,煤层厚度平均为7m,工作面采用2.2m“π”型钢梁,单体液压支柱二梁五柱支护顶板,一次采全高,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距离采线100m时,上顺槽由三石门向二石门掘进30m时停掘。根据石门煤厚资料,上二石门煤厚2米,下一石门煤厚0.7米,上j倾槽改由上二石门向三石门掘进,由于受断层影响,煤层由2米迅速变成0.8米,掘至25米时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78.
一、地质说明 西一区地质构造简单,为单斜构造。倾角10-17度,其走向为304度,倾向为124度,断层、裂隙构造不发育。 本工作面所采煤层为十一层煤,煤质较硬、以暗煤为主,为沥青光泽,煤层较一干燥,为单一煤层,具有条带结构。煤层厚度在1.1米-1.55米之间,倾角在10-15度之间,其顶板为砂岩,底板为页岩,均为伤顶和伪底,局部顶底板较破碎,煤层涌水量一般在12立方米每小时,最大涌水量在25立方米每小时。  相似文献   
79.
经络系统中的生物信息熵及其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现代经络的研究现状与前瞻,从物质相互作用和中医学整体观方法论的角度出发,提出用生物信息熵及其场来分析外周动因激发假说中的外周动因问题.指出经络系统是能量和信息的传输通道,且能量与信息在其中只能以孤立子的形式传输.最后对红外热成像技术及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术作为现代经络进一步研究的手段提出了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80.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玻璃锡槽中保护性气体流场和温度场做数值模拟,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应用K-ε方程模型对锡槽上部空间气体的速度场和温度场进行湍流模拟计算.通过计算得到,速度场呈现三维流动特征,在z和y方向存在环形流动,同时以沿x方向的流动为主;随着x的增加,不断有新的气体流入,在锡槽后部.气体沿x方向流动;锡槽内气体的温度随x的增加而降低.在z方向随z增大气体温度增加;水包对附近气体有冷却作用,但对于整个锡槽的冷却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