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4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15篇
系统科学   101篇
丛书文集   494篇
教育与普及   15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2篇
现状及发展   40篇
研究方法   2篇
综合类   580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367篇
  2013年   372篇
  2012年   422篇
  2011年   410篇
  2010年   357篇
  2009年   425篇
  2008年   458篇
  2007年   372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269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板栗综合加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Castaneamollisinma)属山毛榉科(Fagaceae),原产我国,既是一种重要木本粮食植物,又是一种广为人民喜食的坚果果品。其经济价值高在我国产区分布很广。我国华北、华南、西南、华东地区,如河北、山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等地均盛产板栗。尤其近年来。因其经济价值高,不少地区纷纷扩种板栗,仅江西省近来就扩种板栗30多万亩。然而由于板栗易霉烂变质、生虫而不耐保存。尽管世界上许多人对板栗保鲜作了大量研究,但致今尚未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因而不但降低了板栗利用率也限制了其经济价值提高。研究板栗综合利用深加工技术,则是提高板栗利用率,增大板栗附加值,使其发挥更大经济效益的较佳途径。为此我们对板栗综合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2.
23.
24.
甘肃岷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向美国利邦国际公司销售当归、黄芪、红山叶提取物采购台同日前签订.合同约定岷州公司在两年内每年向美国利邦国际公司提供总价值6200多万元人民币的当归、黄芪、红山叶三种中草药提取物1000吨。千年药乡岷县的中药材精加工产品将首次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25.
赵彪 《大理科技》2005,(1):61-63
1前言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饲兼用作物和工业原料.产量在全球粮食作物中居第四位(继小麦、玉米、水稻之后),它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营养成分全和产业链长等特点,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总产逐步上升.加工产品呈多样化发展。马铃薯是我国的重要农作物之一.据统计2001年全国种植面积达466.67万公顷,约占世界种植面积的1/5.总产超过6000万吨,约占世界总产的1/4.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26.
介绍连铸机扇形段框架及轴承座的加工过程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7.
邵政 《科技信息》2008,(32):253-253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良好的情绪往往能产生说教及语言无法替代的感染效应。它不仅能缩短师生问的距离,创造和谐、融洽氛围,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强化学生注意的稳定性与长久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8.
1重力变形及其衡量参数1.1原始形状的含义我厂制造铣镗床的底座,立柱等大型工件时,在加工和检测中发现,由自身重力引起的变形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在研究和探索工件变形前,首先要有一个参考系。由于支点的不同,或安装的位置不同,有不同的变形量。而其原始形状是什么样,应预先确定。以长方体的量块为例L(长)×B(宽)×H(高),任何一种位置放置,都会受地心引力影响而引起变形。如直立  相似文献   
29.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玉米的营养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长期以来传统方法加工的玉米粉因口感粗糙、苦涩而令人厌食。我国科研人员最近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开发出的玉米高筋粉,不仅保留了玉米的营养和清香,而且口感细腻、筋道、滑爽,可做出面条、水饺、馒头等“金色”食品,被称为“21世纪的第三大主食”。现将玉米高筋粉的生物酶化生产技术“解密”如下,仅供从事玉米加工的个人或企业参考。(1)酶化改性。将清除杂质的优质玉米放进注入饮用水的水池中浸泡,同时加入玉米重量0.5%的酵母蛋白质晦,将水温保持在40℃~50…  相似文献   
30.
提出切割与裂纹技术替续运用的断料方法,利用断裂力学对这种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