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33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19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蒙特数字测井仪是为煤田测井而设计生产的,为了满足煤层气测井需要增加补偿中子,微球形聚焦和深浅三侧向等方法探管。为此在蒙特数字测井仪数据记录之前设计了一接口面板,使所测数据和容易地进入门特数字测井系统。  相似文献   
22.
建立了一种基于引力的新型神经网络模型 ,引入了合力作用机制 ,解决了储层流体类型划分的判定半径问题 ,克服了以往神经网络对任何输入数据都要产生响应 ,并给出一个分类结果的缺陷。改进了传统的距离计算方法 ,克服了传统方法易受单个参数突变的影响而引起误判的缺点。利用新型神经网络方法并结合测井资料 ,对某油田的储层流体性质及类型进行了识别 ,获得了很高的识别率。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判别结果相比 ,该神经网络的识别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3.
为了避免单井解释与宏观地质背景脱节的弊端,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对测井资料多井评价系统进行了分析。在开发基本构件类的基础上,建立了在区域背景下以求解井筒解释参数为主要目标的多井交互解释系统。在大庆、胜利、新疆等油田诸多区块的初步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4.
简要地介绍了不确定性、信息熵、联合熵、条件熵、互信息的基本概念。将地层含有某种流体属性(如油层)的特征参数的概率分布应用于联合熵中,提出其概率分布是特征参数X与流体的特征参数Y的距离函数,再用熵与条件熵之差计算得到的互信息去识别地层的流体属性,即提出了基于信息熵识别油气层和水层的聚类方法。利用实际测井资料提取了油气层和水层的特征参数,并利用聚类方法识别出油气层和水层。识别结果与试油结论相符。该聚类方法不仅可用于识别油气层和水层,还可推广应用于划分地层岩性等领域。  相似文献   
25.
倾角影响校正是大斜度井和高倾角地层中应用阵列感应测井数据正确解释的前提。针对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HDIL),研究斜井解析几何因子与数值几何因子响应特性,比较分析两种几何因子的优缺点,建立解析体积几何因子和数值电荷几何因子相结合的信号处理倾角影响校正新方法,推导出设计体积滤波器和电荷滤波器的基本方程及约束条件。计算机仿真表明,基于新方法设计的滤波器和算法在倾角小于75°范围内可以有效消除测井数据中的倾角影响。  相似文献   
26.
设计了一种基于动态3D油藏地质模型的新型测井分析平台,该平台将传统的油藏描述、专家系统和知识库进行有机融合,可改变传统的测井分析模式。具体包括:(1)利用地震成果资料和区域测井资料自动构建3D油藏地质模型,且根据需要自动生成平面图件,以使解释人员全面掌握目标井所在的区域信息,为解释人员提供感性认识;(2)通过邻井自动对比技术自动生成目标井成果,为分析人员提供初步的解释结果;(3)测井分析家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细化测井分析;(4)系统依据分析结果自动更新区域3D地质模型,为下一口井解释提供参考。由于3D模型直观地反映地层特性、地层分布特征、油气分布状态等,能够使测井分析家更好地把握目标层特性,提高解释符合率。最后验证了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7.
碳氧比能谱测井,又称快中子非弹性散射伽马能谱测井,能穿透套管、水泥环等介质而直接探测地层中的元素,不受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进而计算出储层中的含油饱和度,进行油田动态分析。该文主要介绍碳氧比能谱测井在L油田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8.
TNIS(Thermal Neutron Imaging System)作为一种新型的脉冲中子测井技术,以探测未被地层俘获的热中子的方式,可在低矿化度条件下有效识别油水层。通过对华北油田某研究区块物性资料研究,做地层俘获截面与孔隙度、地层电阻率交会图版,定性识别油水层;同时为消除泥质含量和矿化度的影响,提出双因子校正方法,并结合TNIS测井技术建立了针对研究区域储层特征的定量解释方法。实际生产证明,双因子校正方法提高了剩余油饱和度计算的精度,TNIS测井技术在华北油田低矿储层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9.
在世界油气层分布中,碳酸盐岩储集层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不仅具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而且油气藏占石油总储量的一半以上,而且在这些位置发现的油气田都具有储藏量大的特点。而且进行勘探中,通常以对裂缝的识别来进行能源的开放,所以裂缝在储层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能源开发具有重大的意义。特别是通过电成像测井技术,由其该技术具有高分辨率的特征,所以将其利用在碳酸盐岩裂缝储层的识别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地质概况,对电成像测井技术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成像测井资料在碳酸盐岩储层中的综合应用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30.
《河南科学》2017,(4):573-576
以改性聚丙烯酰胺(改性PAM)为示踪剂载体,通过吸附放射性同位素碘离子制备了相关流量测井用液体示踪剂,并探讨了相对分子量、溶解时间、溶解温度和溶液浓度等配制条件对碘离子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示踪剂所用改性PAM的相对分子量为100万~300万;随着改性PAM溶液浓度的增大,碘离子吸附率提高,溶液质量浓度为70~300 mg/L较适宜;随着溶解温度的升高,碘离子吸附率先增大后降低,相对分子量高的改性PAM对碘离子吸附率较高;液体示踪剂尽量现用现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