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6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65篇
系统科学   128篇
丛书文集   124篇
教育与普及   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研究方法   2篇
综合类   315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21.
实验研究了不同乙炔与氩气流量比R对脉冲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类金刚石薄膜的沉积速率、AFM形貌、膜基结合强度、纳米压痕硬度以及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膜沉积速率随C_2H_2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在R为4:1时沉积速率达到最大0.8μm/h;不同气体流量比下薄膜的表面形貌均光滑致密,纳米硬度是316L不锈钢基体的3倍以上;R为3:1时,Raman光谱ID/IG值为最小,对应此流量比下的最高纳米硬度16.1GPa,且粗糙度最低,摩擦系数为0.206。  相似文献   
922.
张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6):6711-6715
为了找出终端区平均到达率和飞机流结构与优化排序结果之间的关系,通过选取平均到达率和飞机流结构的不同组合,再使用循环排序找出最优结果。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和分析了平均到达率和飞机流结构对飞机流总体,重型飞机、大型飞机和小型飞机优化结果的影响程度。经过大量数据仿真和统计表明:当终端区有10架待降飞机时,与先到先服务原则相比,平均可以减小延误达30%左右;重型飞机和大型飞机的延误对平均到达率的变化较为敏感,而小型飞机则非常有限;从飞机流结构变化的角度看,随着大型飞机和小型飞机所占比例的逐渐减少,重型飞机和大型飞机延误可以得到明显的缩减,而小型飞机延误的缩减程度变化较小。研究结果可以为终端区飞机的着陆调度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为进一步研究跑道容量与来流飞机的关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23.
对机场旅客陆侧交通需求进行准确预测是机场陆侧交通资源合理分配的重要依据.针对机场到港旅客乘坐出租车短时需求开展研究,从群体角度出发,考虑其他交通方式的影响,基于交通方式的交互直接预测机场乘坐出租车到港旅客流量.采集机场到港旅客出租车订单数据、机场到港飞机数据、机场天气报文数据和机场到港旅客地铁闸门数据,搭建LightGBM模型并根据具体情景采取网格法或贝叶斯优化进行参数标定,预测机场到港旅客乘坐出租车流量,结果优于6个传统经典模型,相比于以往研究,模型考虑乘坐地铁旅客数量对乘坐出租车旅客需求的影响,预测精度更高.研究结果可推广到机场其他陆侧交通方式,完善机场集疏运系统.  相似文献   
924.
电子膨胀阀制冷剂流量系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搭建的液环法节流机构流量特性试验台,进行了不同制冷剂质量流量测试.采用R22制冷剂,试验研究了电子膨胀阀开度、节流前后压差、入口制冷剂密度、出口制冷剂比体积以及阀头半锥角、流通面积和径向间隙对电子膨胀阀制冷剂流量系数的影响规律,获得了较大工况范围内流量系数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相对偏差在±6.5%以内,提出的关联式可以广泛应用于制冷空调领域的阀头线型设计中,以提高设计效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25.
为了提高Y形管无阀压电泵的流量,基于三叉树的结构特征提出了一种三叉四通管无阀压电泵。模拟分析了三叉四通管的速度流线图,对比了该流管与Y形管的阻力特性,制作了2种流管的泵样机,进行了流量和压力差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流体在三叉四通管中正、反向流动时均没有产生明显的旋涡,三叉四通管无阀压电泵的效率比Y形管无阀压电泵提高了22.69%。在220 V驱动电压下,三叉四通管无阀压电泵的最大流量为7.41 g/min,比Y形管无阀压电泵提升了21.47%;三叉四通管无阀压电泵的最大压力差为421 Pa,比Y形管无阀压电泵高出了79.17%。  相似文献   
926.
苏里格气井普遍低压、低产,携液能力差,井筒积液是苏里格气井生产中的重要难题。在分析气井积液时,由于缺少相关参数,现有的临界携液流量公式不便于现场应用。苏里格气田对临界携液流量公式进行了简化处理,解决了现场应用难的问题;但在分析井筒积液时存在较大偏差。因此,现场缺乏一种既便于应用,又能保持较高精确度的临界携液流量计算方法。通过模拟井筒流动分析了目前应用的临界携液流量计算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气井产气量、水气比等参数建立起一种便于现场应用的临界携液流量计算新方法;并通过实例井的计算对新方法的精确度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27.
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渐增加,天然水文情势也随之改变。本研究在飞云江流域首次采用多种水文水力学方法对生态流量进行综合分析,对维持当地水生态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飞云江65年实测径流资料及实测大断面成果选取湿周法、年内展布法、7Q10法、最枯月平均流量多年平均值法、Texas法和水生物基流法6种方法分别计算飞云江干流的生态流量过程,采用Tennant法对多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最终综合选择湿周法、最枯月平均法、7Q10法的生态流量计算结果作为飞云江干流各月的生态流量值,其中4~9月为飞云江汛期,8、9月所需生态流量值最大,分别为38.74、36.56m3/s。通过与实测多年月平均流量比较,发现飞云江2月和8月易出现生态流量不满足的情况,不达标比例为18.46%和16.92%。本研究明确了飞云江流域的适宜生态流量过程,为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及河道生境改善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综合采用水力学及水文学两类方法为提高生态流量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28.
为科学制定道路停车管理方法,通过观测典型一幅路12 m路宽设置两侧停车条件下道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不同流量下的速度变化情况,探究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时流量与速度的互动规律,根据影响程度提出设置道路停车的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流量阈值;然后利用软件搭建仿真场景,探究了停车位数量的分组情况和每组停车带之间的距离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大小。结果表明:当单向每车道非机动车流量大于420 bic/h的时候,机动车速度变化率较大,比自由流状态时降低了15%左右;当非机动车流量小于420 bic/h,机动车流量大于368 veh/h的时候,机动车速度变化较明显,速度降低了30%左右;当停车位数量分组为每6个一组且每组停车带之间的距离为18 m时,道路停车对交通状况的影响最小。因此得到停车位最佳的布置方式及流量阈值,即分别以非机动车流量420 bic/h、机动车流量368 veh/h作为道路停车管理时间层面的约束条件,不满足约束条件的时段不宜允许道路停车,以达到既不影响正常的交通运行又可以解决停车需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929.
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快速准确的灌区流量测量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流量测算模型一般采用传统的测流方法或简单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处理,采用上述方法将面临测量成本、测量精度等挑战。故将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 SSA)与径向基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相结合,以渠道水深、测点流速、测点位置为输入,灌区流量为输出,设计了一种新的SSA-RBF神经网络模型用于预测灌区流量。以都江堰人民渠渠首站点在27种不同水力条件下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对SSA-RBF模型和RBF模型以及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s, ELM)模型进行评估和比较,实例结果表明SSA-RBF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预测出流量,其确定系数为0.975、均方根误差为6.186、平均绝对误差为4.324、残差质量系数为0.011 9,4种评价指标以及预测结果偏差均优于ELM模型以及RBF模型,为提升灌区流量测算精度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30.
以三叶圆弧转子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泵的内部流场及其输送不同粘度介质时的出口流量脉动特性。在已知转子型线方程的基础上运用UG和ICEM建立仿真模型,运用FLUENT进行流场的动态仿真,最终得到速度、压力分布以及流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泵内大部分区域流速较低,速度变化梯度不大,间隙处存在剧烈的回流且流速较高;泵内静压呈块状分布,入口部分存在负压,最低压力位于两转子最小间隙处并分别向进出口增大,间隙处的动压与静压分布相反,由最小间隙处向进出口方向减小;转子泵的流量脉动频率与转子的叶数及泵的转速有关,与介质粘度无关,流量不均匀系数会因介质粘度的增加而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