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基于角色的跨组织工作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跨组织流程的管理已成为电子商务的一个主题。作为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的协调技术 ,跨组织工作流管理系统需要适应企业之间异类工作流的互联。从角色及其交互角度研究跨组织工作流 ,结合以活动和角色描述工作流的优点 ,针对传统的工作流模型淡化了参与者之间的交互 ,没有一致的概念模型 ,导致了工作流管理联盟的互联标准难以达到实用要求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2.
考虑到切向入口压力与冷气流率两个特定因素对涡流管制冷性能的重要影响,通过系统的实验方法研究了涡流管制冷效应、单位制冷量和绝热效率随此二者因素的变化规律,并以实验数据为依据,给出相应的经验方程.结果表明:当冷气流率不变时,制冷效应、单位制冷量都随入口压力的增大而增大,而绝热效率几乎不受入口压力的影响;在入口压力不变的条件下,制冷效应、单位制冷量和绝热效率都随冷气流率的增大呈现先上升而后下降的趋势,在某一冷气流率下,制冷效应、单位制冷量和绝热效率最大,但是最大值所对应的冷气流率值却完全不同;对于本实验所用的涡流管,给出的经验方程能很好地与实验数据相关联  相似文献   
53.
首次提出了两种新型空气源热泵,核心部件包括涡流管、喷射器和空温式换热器,用于从低温环境中吸收热量.该空气源热泵取代了传统LNG汽化过程中水浴加热器的位置,吸收到的热量可用于补偿从空温式汽化器吸热后温度仍不达标的天然气,以达到降低甚至无须水浴加热器耗能的目的.在这两种新型加热系统中,其主要原理是气体在涡流管冷端温度降低,使得天然气可以在空温式换热器中继续从环境吸收热量.除了给出详细的系统描述之外,还建立了数学定量模型,并设定了具体工况,对两种加热系统的性能、能耗和相对于传统加热系统的节能比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当气体升温要求在5~30℃时,不带有喷射器的加热系统节能比在50%以上,而带有喷射器的加热系统节能比可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54.
为了改善垂直轴风力机风轮流场的气动性能,分别利用双盘多流管模型及2维N-S方程的数值模拟方法对5kW垂直轴风力机的气动性能进行预测.两种方法得出的功率系数随叶尖速比变化相差不大,两种方法均可行.前者得出风轮上风区域和下风区域的流动阻滞效应随转子实度的增大而增强,且在下风区域表现的更为明显;后者得出在叶尖速比较低的情况下,风力机叶片周围有明显的涡脱落现象,在同一个叶尖速比下叶片转动到不同位置时风力机尾流速度场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55.
工作流管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工作流管理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被誉为信息系统的后勤,它让合适的人或软件在恰当的时间执行正确的上作,使计算机上的业务处理流程自动化。本文用历史的观点对工作流管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揭示了工作流管理对未来信息系统的影响.根据分析当前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我们总结出两个十要不足之处:(1)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定义不明确以及缺乏统一的概念模型,(2)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和能力上的不足,并对工作流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从建模和实施两个方面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6.
定义了分布式工作流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阐述了工作流参考模型的基本组成及功能模块,建立了分布式工作流管理的业务流程描述,并对异地分布式环境下的主要工作流程进行了应用验证.  相似文献   
57.
刘骁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8):1642-1646
协同设计是一个跨地域、跨时间、跨学科的多功能小组协同产品开发工作的模式,支持协同设计的工作流模型可以为现代产品开发提供强大而有序的工作流管理机制。研究了协同产品开发对工作流模型需求后,提出了一种支持各种粒度产品开发活动的工作流元模型,并进一步提出适应该模型的、基于对象关系的组织模型和资源模型。基于该模型,开发了工作流建模工具的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58.
为研究射流管伺服阀前置级结构参数对前置级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伺服阀前置级数值模型,并利用PIV技术对前置级流场测量,验证了数值模拟模型的正确性.运用数值手段,分析了前置级主要参数喷嘴孔直径、接收孔直径及喷嘴至接收器距离对恢复压差及其稳定性的影响,获得了三种不同伺服阀流量下前置级最佳结构参数匹配范围.结果表明:喷嘴孔直径为0.22~0.28 mm时,接收孔直径与喷嘴孔直径之比的最佳取值区间为1.1~1.2,喷嘴至接收器距离与喷嘴孔直径之比的最佳取值区间为0.6~0.8.前置级结构参数对接收孔压差稳定性具有直接影响,参数不匹配导致接收器劈尖对不稳定射流边界层的剪切是造成接收孔压差振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9.
将分布随从力、winker地基等效刚度k作为输流管道运动微分方程新增参数纳入考虑,新的振动微分方程由此产生,离散并且求解采用Galerkin法。频率特征值源于频率扫描(frequency scanning)及传递弯矩法。具体分析了在考虑分布随从力(跟随力),裂纹存于管跨上不同位置、不同大小弹性地基刚度支承管道时,其失稳形式的变化。研究显示弹性地基存在对保持含裂纹管道的稳定性起部分作用,需重视裂纹开口深度及裂纹所处管跨位置对管道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采用基于实际生产应用的涡流管模型,以空气为介质,模拟分析了不同进气温度和冷流率对涡流管制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流率一定时,涡流管的冷端出口温度、热端出口温度、制冷温度效应及单位制冷量均随进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制冷效率基本不受温度影响;在相同进气温度下,涡流管的制冷温度效应、单位制冷量及制冷效率都随冷流率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存在一个最佳冷流率范围使得制冷温度效应、单位制冷量、制冷效率最大,但它们各自的最佳冷流率范围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