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4篇
系统科学   55篇
丛书文集   46篇
教育与普及   6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9篇
现状及发展   18篇
综合类   133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流域系统——概念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域在自然界首先是一个水文过程单位。但由于很多自然现象乃至经济现象均与水循环过程有关,均在流域上发生或实现,流域实际上已不仅仅是一个水文单位,而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相对独立完整的自然——经济系统。因此,我们应该对这个真实存在的自然经济综合系统建立起完整的概念并进行专门的研究,同时提出系统分析方法。在流域系统研究中,流域经济子系统是核心  相似文献   
92.
本文从朱兰采场降水特征,暴雨强度和损失,流域汇流,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三维渗流场分析入手,研究了牛兰采场泄水量形成规律,并最终求定了朱兰采场泄水量。  相似文献   
93.
《大自然探索》2007,(10):6-6
生物学家最近宣布,他们在南美亚马孙河流域北部高地发现了23个新物种,其中包括4种青蛙、6种鱼、12种甲虫和1种蚂蚁。在这些新发现的物种中,有一种青蛙尤其引人注目,因为在它黑亮的表皮上竟然长着淡紫色的“光圈”。令科学家高兴的是,这次还发现了一种此前被认为已经灭绝的有甲鲶鱼。  相似文献   
94.
江汉平原洪湖流域营养物质输移演变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桂峰  于革 《科学通报》2008,53(14):1709-1718
流域营养物质输入是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营养物质来源. 应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 以长江中游洪湖流域为研究对象, 对流域营养物质输移变化的时间序列进行数值模拟. 根据不同阶段流域营养物质输移驱动因子分析, 设计了3个阶段的模拟试验, 以反映变化环境条件下流域营养物质输移演变的特征. 研究界定出流域营养物质输移演变3个阶段中, 营养物质输移通量的变化幅度、变化速率. 由自然状态, 经建国初期, 至20世纪80年代以来, 流域营养物质的输出浓度与总量分别经历了以下变化, 总氮(TN): 0.12→0.31→1.15 mg/L, 420→1650→6522 t/a, 总磷(TP): 0.018→0.057→0.117 mg/L, 78→303→665 t/a. 流域营养物质输移演变经历了1840到1950年间的缓慢增长, 20世纪80年代初年平均增长率1.4%的渐增, 再到90年代初2.4%的年增长率, 直至90年代后期的15%, 富营养化趋势明显增强, 反映了流域人类活动影响程度不断增强, 逐渐取代气候因子, 成为流域营养物质输移的主导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95.
采用半分布式水文模型HSPF,结合1978-1998年东江流域实测气象数据和5个气候模式在3种RCP气候情景(RCP8.5,RCP4.5,RCP2.6)下基准期(1960-2000年)和未来时期(2020-2070年)降水、蒸发情景模拟结果,在对东江流域径流模拟检验基础上,对2020-2070年东江流域水资源量做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HSPF模型能很好模拟东江流域年、月径流以及洪水期径流变化,博罗站的NASH系数均超过0.81,PBIAS低于10%,RSR低于0.45;所选取气候模式能很好的反映研究流域气象数据在年内分布情况。对未来气候和东江流域水资源量模拟结果表明:1 2020-2070年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东江流域降水及蒸发量在RCP2.6和RCP4.5情景下均呈上升趋势,而在RCP8.5情景下,东江流域蒸发量则呈现下降趋势;2未来东江流域多年月均径流量呈增加趋势;3未来东江流域不同频率下的洪水和枯水流量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长。相对于基准期,未来时期的洪水天数呈增长趋势,洪水灾害有加剧态势。  相似文献   
96.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景观格局的影响有助于合理调控土地利用方式。以大宁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Arcgis9.3和Fragstats 3.3分析了大宁河1988—2010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格局演变,系统分析了不同坡度、不同高程、不同岩性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8—2010年间大宁河土地利用变化较为显著,以旱地面积的增加和灌木林的减少及建设用地的增加为显著特点,集中体现在低高程(小于800m)、低坡度(小于25°)下的泥岩砂岩地区;2)大宁河流域景观多样性指数上升,景观格局较为破碎;3)大宁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了景观格局,与人类的干扰程度有关。最后,提出在不同坡度、高程及不同岩性区采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以降低景观格局变化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97.
土地利用变化关系到区域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依据山东省南四湖流域2000-2012年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及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全面分析了山东省南四湖流域13年间土地资源利用的结构变化、数量变化以及空间变化,以揭示山东省南四湖流域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为土地资源科学管理、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
许红 《安徽科技》2015,(11):22-23
<正>环巢湖流域作为生态经济区,其完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宝贵的旅游资源是该区域最大的财富,也是发展建设的重点。合肥市明确提出: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加快环湖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大水面优势,重点发展环湖生态农业,力争环巢湖现代生态农业综合水平达到全省先进水平,成为综合性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利用区域优势,发展环巢湖生态农业,是建设合肥区  相似文献   
99.
为探究西安地区主要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以浐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Piper三角图、Gibbs图、相关性对其水化学离子组分特征及来源进行分析,以期对浐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浐河流域地表水主控阳离子为Ca2+,均值在86.63 m g·L-1,主控阴离子为HCO3-,占总阴离子含量的70...  相似文献   
100.
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gross ecosystem productivity),是生态系统固定的碳总量,作为碳循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估量的生态价值和极为重要的人文社会意义.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对陆地生态系统GEP造成了一定影响.该文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利用生态耦合模型估算2000—2016年间每月GEP,计算干旱指数SPI( standard precipitation index)探究干旱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对GEP的影响.通过对模型模拟的GEP与MODIS的GEP产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在GEP低值区间两者表现几乎完全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干旱对鄱阳湖流域植被生态系统GEP存在抑制效应,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GEP显著减少;两者不仅在时间上存在一致协同变化趋势,在空间分布上也表现出强烈的一致性.通过该研究,有助于管理部门了解干旱对GEP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