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4篇
系统科学   55篇
丛书文集   46篇
教育与普及   6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9篇
现状及发展   18篇
综合类   133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71.
Lambert冰川流域物质平衡和南极冰盖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Lambert冰川流域的现场考察资料和浅冰芯研究结果显示,该流域东侧和西侧积累速率分布和过去几十年的变化具有明显差异:东侧平均积累速率较西侧高;近50年东侧处于增加状态,西侧则为明显减小。冰量平衡计算表明,该冰川流域目前处于物质正平衡状态,因而冰盖将趋于增厚。据现有资料估计分析,整个南极冰盖处于微弱负平衡。如果南极地区气候变暖,物质平衡将向正平衡方向发展,因而不会引起海平面上升。但是西南极冰盖的不稳定性可能随气候持续变暖而增强,成为引起海平面上升的最重要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72.
利用GTOPO30 DEM数据模拟了东北东部山地的集水区和溪流结构,并结合坡度和海拔研究了溪流等级在地域上分布的特征.根据溪流建立50m BUFFER区,然后研究了不同等级溪流的BUFFER区内NDVI的分布特征.最后得出,溪流等级与海拔、坡度和NDVI 都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 -0.09和-0.18. 溪流由低等级向高等级变化时,其 空间分布范围逐渐集中于海拔较低、坡度较小的平缓地.低等级溪流周围的植被生长好于高等级溪流周围的植被,并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73.
Lambert冰川流域物质平衡和南极冰盖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Lambert冰川流域的现场考察资料和浅冰芯研究结果显示,该流域东侧和西侧积累速率分布和过去几十年的变化具有明显差异:东侧平均积累速率较西侧高;近50年东侧处于增加状态,西侧则为明显减小.冰量平衡计算表明,该冰川流域目前处于物质正平衡状态,因而冰盖将趋于增厚.据现有资料估计分析,整个南极冰盖处于微弱负平衡.如果南极地区气候变暖,物质平衡将向正平衡方向发展,因而不会引起海平面上升.但是西南极冰盖的不稳定性可能随气候持续变暖而增强,成为引起海平面上升的最重要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74.
喀斯特流域地貌类型对枯水径流特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水文地貌流域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喀斯特流域地貌类型与枯水径流的关系,并作枯水流量频率分析计算,按地貌形态组合类型把流域分为喀斯特流域、喀斯特化流域和非喀斯特流域3种类型,初步建立喀斯特流域地貌类型对枯水影响的回归方程并检验,揭示喀斯特地区枯水径流的规律,为分析和预测枯水径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以几个重大原则为指导,运用WebGIS技术,设计开发了江苏省流域环境信息系统。系统开发采用ARC/INFOGIS平台、SQL数据库管理系统,结合VB等高级编程语言完成。整个系统是基于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Web信息发布系统,重点讨论了该系统的总体结构与功能,系统由数据库管理模块、流域环境管理模块和应用模型库3部分构成,解决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集成问题,实现为流域环境管理部门提供辅助决策支持目的。  相似文献   
76.
本文以自然和经济条件为基础,分析研究了赣江流域降水、径流、泥沙、水质等水文地理特征,提出了开发利用赣江水资源、促进流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7.
针对我国城市雨洪理论全部建立在“收集-排放”的基础上。而城市“雨洪集蓄利用”的研究相对滞后的现状,以太原市东山流域排水规划为研究对象,给出了具体的工程措施,并对“雨洪集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雨洪集蓄利用”技术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8.
流域流水网推导方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采用数字高程模型的网格高程直接确定网格上的径流流向(网格方向),平地网格的方向由权,重法确定,坑网格的方向由沟渠法确定,由此导出的流域排水网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在四个流域土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79.
怒江流量从5月份明显增加,5~10月的流量和占全年的81.92%,月均在13.65%,其他月月均仅为3%,月均流量为其他月份的4.5倍.说明流量的季节性变化大,且集中在雨季.1~4月流量与同期降雨关系密切,除7月流量外,其他月流量与雨量存在1个月的滞后性;5月雨量对年和干季流量影响很大.雨季、干季和年降水与怒江出境流量主要有16年、8年以及2~4年周期.年降雨和流量存在2~4年的低频振荡.年、雨季和干季流量变化一致,并呈增加趋势.在12个月、年、雨季和干季中,除6月、8月变化趋势不明显外,大多数都通过0.05的置信度检验,说明随时间变化显著.结果表明,年流量平均每10年增加57.6m3/s,而干季平均每10年流量增加28.1m3/s,9月和雨季的流量,平均每10年分别增加123.3m3/s和85.7m3/s.怒江出境径流量与流域温度、雨量的变化基本一致,气候变化已引起怒江流量的变化,怒江流量增加最大的是10月,其次是5月,造成年流量增加近60m3/s.未来20年怒江流量前期降低,后期处于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80.
鄱阳湖三江流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晓峰  唐志平  尹丽  武和胜  陈瑶 《江西科学》2007,25(6):784-787,800
在乐安江、昌江、饶河三江河段布设采样点,采取河流表层沉积物进行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及潜在生态风险性评价.结果表明三江流域都不同程度受Cu、Zn、Pb、Cd的污染.从总体污染程度分析,各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大小排列次序为:Cu>Zn>Pb>Cd.各采样点污染程度排序为:蔡家湾2号点>鄱阳镇>赵家湾>饶河口>昌江>蔡家湾1号点>尧山刘家.从各采样点潜在生态污染程度分析,各污染物对鄱阳湖生态风险构成危害的影响程度排列次序为:Zn>Pb>Cd>C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